黄芪注射液联合PF方案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fzqgkvbav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第一位,在我国其死亡率为各种癌症之首。但现实是许多患者前来就诊时往往已处于高度进展期,局部病灶浸润广泛且自身的免疫机能低下,无法顺利实施根治手术。随着新辅助化疗方法的提出,为高度进展期胃癌的术前综合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为探讨中医药在该领域内的作用,我们选择了扶正类中药制剂—黄芪注射液。术前给予胃癌(贲门癌)患者黄芪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贲门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方法 收集进展期胃癌(贲门癌)患者24例,实验组9例,对照组15例(分2组),实验组术前给予黄芪注射液80ml/天,联合PF小剂量持续给药方案(顺铂3mg/m~2,5-FU 160mg/m~2,输液泵持续24小时输入)连用7天。对照西药化疗组和艾迪组。三组术前术后其他处理相同。术后运用TUNEL法检测术前胃镜下黏膜组织活检标本和术中切除病灶对应点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AI)。用ELISA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和术后第14天血清sIL-2R水平。并对化疗期间的不适反映作一比较。 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黄芪组术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单纯西药组(P<0.01),而与艾迪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黄芪组术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西药组(P<0.01),与艾迪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化疗过程中患者的不适反映明显少于单纯化疗组(P<0.01)。由此看来黄芪注射液与新辅助化疗联用能降低血清sIL-2R水平,并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结论 扶正类中药制剂——黄芪注射液术前联合PF方案化疗,能降低胃癌患者术后的血清sIL-2R水平,并提高进展期胃癌(贲门癌)细胞凋亡指数。说明扶正类中药与新辅助化疗联合运用能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地壳结构构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重大地质构造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演化,而对各个构造单元构造变形以及相互之间的构造关系,没有
<正> 武汉抗战初期的戏剧运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光辉的一页。从一九三七年七月卢沟桥事变始,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止,总共不过一年零三个月,但是,它声势之浩大,创作之
Background: The most damaging change during cancer progression is the switch from a locally growing tumor to a metastatic killer.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
在探讨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措施的同时,分析研究了反电势过零检测电路,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反电势检测信号和功率开关期间二者的对应关系,同时实施了实验。最终结果
复合函数定义:设y=f(u),u=g(x),则y=[f(x)]叫做y=f(u)与u=g(x)的复合函数。反之,已知复合函数y=[f(x)],若令t=g(x),则y=f(t),而y=f(t)就是y=f(x),即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只是表
目的:多药耐药是肿瘤化学治疗中的主要障碍,而mdr1基因又是引起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对mdr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的构象及其DNA控制元件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遗传信息,进而探讨
吗啡等阿片类药物的长期滥用可使个体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及药物耐受性,最终导致药物滥用而成瘾,造成机体多系统功能的损害和改变。吗啡依赖耐受机制非常复杂,
目的:建立检出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0例PHC患者,40例肝良性疾病(10例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10例肝硬化,10例慢性肝炎)患者,
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核心因素,要实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全面增值,在固定资产上做好文章,需要全面加强企业的综合管理,在加强队伍建设、微观管理、宏观谋划等方
流传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城东南反排苗寨的反排木鼓舞,是一种祭祀性舞蹈,为祭鼓节重要的活动环节,连接苗族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反排木鼓舞,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