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CCh)的相关性及OSAHS患者中结膜松弛症与眼睑松弛发生的相关性,探讨OSAHS患者泪液细胞因子的改变,为进一步探究OSAHS患者结膜松弛症等眼表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CCh)的相关性及OSAHS患者中结膜松弛症与眼睑松弛发生的相关性,探讨OSAHS患者泪液细胞因子的改变,为进一步探究OSAHS患者结膜松弛症等眼表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睡眠呼吸监测室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40名(80眼),分别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值)、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根据夜间睡眠呼吸监测结果的各项指标分为四个组,分别为正常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分别检查记录其结膜松弛等级、眼睑松弛等级,并收集、检查泪液中IL-6、IL-8、TNF-α、EGF含量。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40名(80眼)患者,其中男32名,女8名,患者平均年龄为42.33±13.05岁,正常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各组间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本研究中40名(80眼)患者中结膜松弛症发生率为93.75%(75眼/80眼)。其中正常组患者结膜松弛症发生率为85.71%(12眼/14眼),轻度OSAHS患者结膜松弛症发生率为88.89%(16眼/18眼),中度OSAHS患者结膜松弛症发生率为93.75%(15眼/16眼),重度OSAHS患者结膜松弛症发生率为100%(32眼/32眼)。结膜松弛等级在正常组、轻度OSAHS、中度OSAHS、重度OSAHS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r系数为0.330,P=0.01。3.经Spearman相关分析,AHI值与结膜松弛等级r系数为0.373,P=0.001;最长暂停间歇与结膜松弛等级r系数为0.693,P<0.001;最低血氧饱和度与结膜松弛等级r系数为-0.487,P<0.001。4.33名(66眼)OSAHS患者中,结膜松弛症发生率为95.45%(63眼/66眼),结膜松弛合并眼睑松弛为77.27%(51眼/63眼)。其中Ⅰ级结膜松弛症患眼合并眼睑松弛发生率为47.62%(10眼/21眼),Ⅱ级结膜松弛症患眼合并眼睑松弛发生率为97.06%(33眼/34眼),Ⅲ级结膜松弛症患眼合并眼睑松弛发生率为100.00%(8眼/8眼)。眼睑松弛等级在结膜松弛症患眼不同等级的分组中不完全相同(P<0.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r系数为0.687,P<0.01。5.本研究患者泪液中IL-6、IL-8、TNF-α、EGF含量在正常组、轻度OSAHS、中度OSAHS、重度OSAHS各组间分布均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72.005、47.764、16.180、19.558,所有均P<0.001)。其中重度OSAHS患者泪液中IL-6含量比正常组、轻度OSAHS、中度OSAHS患者高,中度、重度OSAHS患者泪液中IL-8含量比正常组、轻度OSAHS患者高,中、重度OSAHS患者泪液中TNF-α、EGF含量比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松弛症与OSAHS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OSAHS越严重,结膜松弛等级越高。OSAHS患者结膜松弛等级越高,眼睑松弛等级越高。细胞因子与OSAHS患者结膜松弛症等眼表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是仅次于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常见条件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因其高毒力菌株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逐年增加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判断不同类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脏器功能以及生存情况的影响,防止过度使用或延迟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7月福建省6家三级医院中,在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房)住
社会空间的演进,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正与日俱增地引发产教融合的深入变革。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产教融合的空间得到延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产教融合进一步走向深入既要规划先行,打破有形的物理"围墙";又要机制耦合,突破无形的"围墙";更要技术赋能,打破现实与虚拟的"围墙"。应对智能时代的变革,亟待以空间治理的新策略不断消解物理空间的有形阻隔、激发流动空间的协同活力、营造智能融合的
目的探讨丹酚酸A(Sal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与SIRT3/FOXO3a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8-10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ontrol组)、LPS处理组(LPS组)、丹酚酸A干预组(LPS+SalA组)、抑制剂3-TYP和丹酚酸A干预组(LPS+SalA+3-TYP组)。C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一定的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瘢痕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瘢痕11例(A组)、增生性瘢痕12例(B组),瘢痕疙瘩15例(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中性粒细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GCS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鹿特丹CT评分(Rotterdam CT score)的相关以及不同伤情患者NLR水平的差异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福建医
目的探讨miR-665-3p通过靶向ATG5介导的自噬调节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方法1.筛选目标miRNA并初步证实自噬通量作用:首先,建立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采用基因芯片分析感染角膜组织差异表达的miR-665-3p,并用q PCR验证;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665-3p的靶基因,并选择ATG5为目标基因;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角膜基质细
目的:探究直视下开胸心脏手术同期行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术(BRFA)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28日至2019年2月26日收治的62例心脏外科疾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都采取了相关心脏外科手术和同期进行的双极射频消融术(BRFA)。术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患者的随
目的回顾性分析福建省5所综合医院破伤风患者的发病、临床表现、临床干预及预后情况,分析影响破伤风患者诊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多中心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内5所三级医院收治的破伤风患者资料。破伤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出现以下一个及以上的症状:1、牙关紧闭;2、颈部及腹部的僵硬;3、反射性痉挛。通过各所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在“主要诊断”中输入“破伤风”而搜索出患者所有信息,包
目的:系统评价药物机械血栓清除术(Pharmaco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和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位独立评价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 fang)、Pubmed、Embase
目的:分析炎症因子IL-6、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因子β-catenin及Nestin巢蛋白、S100B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及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胆脂瘤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中耳胆脂瘤上皮标本40例,其中10例只有角化物,剩下30例含有中耳胆脂瘤上皮,外耳道皮肤标本25例,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IL-6、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