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明海盐胡震亨编撰,成书于崇祯八年,是第一部总集全唐一代之诗的著作。清代康熙间御定《全唐诗》即主要以此书和季振宜《全唐诗稿本》为基础编就。《唐音统签》规模宏伟,网罗完备,对《全唐诗》的成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近三百年来海内仅存孤本,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范希仁抄配本,外界难以阅读、研讨,所以它的整体面貌、编纂体例,以及所达到的学术水准一直都不甚明瞭。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续补《四库全书》的几部大型丛书的完成,《唐音统签》全本才终于摆脱近三百年的沉锢,重见天日。抓住这个时机,对《唐音统签》作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应该是当下唐诗研究界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的主要设想是对《唐音统签》的基本情况,包括整体规模、编纂体例、文献来源、用书情况做一个初步的清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确实的依据。 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总结了明清两代编纂唐诗全集的历程,进而探究这个历程对《唐音统签》编纂体例和整体面貌的影响。其次考述《唐音统签》的编纂经过,以及后世的流布和利用。 第二章尽可能地推求《唐音统签》的编纂体例,并描述了它的基本面貌。主要关注《唐音统签》的整体框架和体例上的独到之处。在本章的末尾还简要概述了《唐音统签》对此后唐诗全集编纂的影响。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关于《唐音统签》的内部研究,主要解决《唐音统签》各部分内容的文献来源,并总结胡震亨整理、辑佚工作的实绩。第三章主要考察《唐音统签》所采录的唐人别集。本章分为两大部分,上编通过全面的比对,大致归纳出《唐音统签》采录唐人别集的主要资源,最集中地探讨了对吴琯《唐诗纪》和朱警《唐百家诗集》的利用。关于《唐诗纪》部分,从贾二强等人对季振宜书版本的调查入手,大体理清了《全唐诗》、《唐诗纪》、《全唐诗稿本》、《唐音统签》之间的关系。关于《唐百家诗集》部分则首先在前人的基础上辩明了朱氏书的版本系统,澄清所谓“多有宋本”的问题,再进而分析《唐音统签》所采录的各家别集的版本渊源。本章的下编部分主要考察胡震亨对旧集的整理和辑佚,对其工作的实绩做出总结。 第四章主要考察《唐音统签》的辑诗,即别集以外的诗篇来源。主要涉及引录文献的规模、诗人小传的编录以及世次的考订、作品辨伪等问题。辑诗的初盛唐部分依然和《唐诗纪》有密切的关系。而从总体上来看,((唐音统签))的用书相当广泛,收辑也颇为细密,并做了相当程度的考订、整理,为后来《全唐诗》的编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五章是关于《唐音统签》的用书,主要是对以上两章中涉及的主要文献的利用情况的总结。首先概括了《唐音统签》使用各种文献的总体规模,并整理出《唐音统签》的用书简目。其次对于最重要的几种文献来源:《文苑英华》、《唐诗纪事》、“唐人选唐诗”等,做了考述。 附录部分收入两篇文章:《明<唐百家诗集>版本源流考略》和《胡震亨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