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中“来”的语法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子语类》是研究南宋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对于近代汉语研究以及汉语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朱子语类》中的“来”为研究对象,对“来”在文中的各种用法进行了全面描写及分析,以探索“来”在宋代的用法特点及发展状况,力求为“来”的历时研究提供全面、客观的语言事实。   本文以“来”的共时和历时演变为背景,分别分析了“来”作助词、动词、趋向动词、连词以及构成的形容词、副词的用法。通过观察,归纳了“来”作事态助词、动态助词、概数助词、结构助词、衬音助词以及连词在文中的主要结构情况,发现“来”在本文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如:“来”与概数助词“许”连用表概数,并根据趋向动词“来”作补语的位置变化情况的观察,猜测连词“来”来源于作趋向补语的趋向动词“来”。同时,本文考察了“V来V去”、“V+将(动态助词)”、“看来”三种特殊结构中的“来”的用法,并根据分析,推测“看来”在南宋已完成了语法化历程。此外,本文与现有专书中的“来”的用法研究成果及北大语料库里现代汉语中“来”的用法两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本文结论:“来”在南宋时期已完成了虚化历程,同时仍然有半虚化的痕迹;“来”在南宋时期的用法非常丰富,已基本包含了现代汉语中“来”的所有用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以“V一下”构式为例,系统地描述了该构式中各种构件的属性,从句法的角度探讨了该构式的内部结构以及相关句式的生成过程。  文章首先对“V一下”构式中的构件特征进行
1967年10月22日,第一块Keltan乙丙橡胶在荷兰的格林工厂问世.在过去的50年里,Kehan在催化技术、合成工艺、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上不断完善,并与外部合作伙伴(包括Keltan的客户
期刊
从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控制原理和一般配合策略出发,应用PSS/E软件中自定义模型建立方法在全模型频率仿真中加入了AGC模块。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华东与福建联网后几种可能的频率控
本文依据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检索到的语料详细考察了现代汉语“上X下Y”、“前X后Y”的内部构造、句法功能、格式意义,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这两种框式结构的一些语用
《骆驼祥子》是老舍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其中使用了大量惯用语。本文先搜集整理《骆驼祥子》中惯用语,然后采用统计对比的方法对《骆驼祥子》中131条惯用语(不计重复)的来源、
厦门特区干部教育培训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二是经济特区正面临新的转折期;三是厦门正肩负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新使命。结合特区新使命和推
本文对清代学政与科举文体进行了分析。设官分职与用人行政,是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重要基础。由于统治者偏重治人之臣而非治事之才,这一特点直接影响到科举文体的内容与标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SmartMesh IP?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产品线已经扩展至可应对日益增长的工业物联网(IoT)应用需求。新功能包括Smart Mesh~?VManager?网络软件,这将网格网络容量无缝地增大至数
位于团岛四路的团岛市场出口处,人来人往,买菜、进货的人络绎不绝,喧闹声、车轮声、汽笛声混杂在一起。就在这方喧闹之地的角落里,有一位老人,安静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