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处理的交通网最短路径实时查询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与算法设计中的经典问题,同时也在路径规划、物流规划、GPS导航、社交网络、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现实世界的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交通路网上最短路径问题由最短路径问题衍生而来,特点为交通网数据规模大(如北京市主干路网就包含了10万个顶点与10万条边),计算请求频繁且实时性要求很高,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并不能满足计算需求。“预处理——查询”模型是一种交通路网上最短路径问题的两阶段方法。在第一阶段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获得待使用的中间数据,以降低问题的求解难度;第二阶段被称为查询阶段,给定查询请求的源点与目标点,每个请求须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响应。两阶段的想法源自路网是静态的,因此预处理阶段可以仅执行一次,其结果可以应对相同路网上大规模的查询请求。本文主要工作有:1,基于预处理——查询模型的几种点到点最短路径算法性能分析本文针对“预处理——查询”模型上的两类算法——空间相干为基础的方法和顶点重要性为基础的方法,选出两类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就预处理时间、空间消耗、查询效率进行分析比较。2,针对一种基于代表元的有效最短路径近似算法,对代表元选取策略进行研究由于代表元的选取策略直接影响近似算法的求解精度,因此如何对路网进行区域划分、如何在区域中分配代表元成为了算法是否高效的关键点。本文将结合已提出的高效划分方案,提出一种适合最短路径近似算法的划分策略,并分析其与求解精度之间的联系。3,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下路网上的实时查询请求,对最短路径长度的估算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结合可视化的路网动态查询演示,说明近似算法对于最短路径中源点与目标结点的近似距离可做进一步优化,并提出一种基于代表元的两点间距离估算策略,对估算误差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评价主体是学业评价中最为关键、最为灵动、最为核心的构成要素,它对评价目的的提出、评价客体的选择、评价任务的设计、评价工具的使用、评价结果的处理乃至整个评价方案的
背景与目的:慢性疼痛包括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在临床治疗中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严重折磨着慢性疼痛患者。由于各种受体、神经递质、离子通道、第二信使系统的参与,
悠远而厚重的齐鲁历史文化孕育了生机勃勃的世家文化与文学,继两汉山东文化世家的一度繁荣之后,明清时期成为山东文化世家兴起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山东文化世家往往以科举起
阅读教学要高效有效,需重视对文本的读,讲究读的方法,科学选择读的时机;需提倡联系生活的体验式阅读,并在比较、感悟和链接中进行多角度体验;需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关键,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与教学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外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最为关心
与英语其它基本技能(听力,口语,阅读)相比,英语写作是一项能够综合表现出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技能。因此,英语写作的教与学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然而,在中国英语写作教学却往往是徒劳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城市是各种资源(包括创新资源)的汇集地,是各类科技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创
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试验工况中的约束钢柱和钢梁进行模拟计算,将试验测得的热电偶温度数据作为初始荷载进行热传导分析,得到整个约束钢柱和约束梁的温度场分布
数字视频广播技术已经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带给用户丰富的数字内容和优质的影音效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数字视频广播技术开始出现和兴起,全球形成了以欧洲数字视频广
测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测验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绩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1967年心理学家Tulving通过一个实验探究了测验对自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