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已经摆脱了儿童的懵懂和幼稚,但是并没有形成稳固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当前,初中学生生活在多元化、开放性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培养合理的道德素养构建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德育是“五育”之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刻、全面、多维度的。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对于个人来说,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历史课程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优势和资源。初中历史教学一方面应该教给学生历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升道德行为能力。对于初中学生进行道德素养教育,历史教师责无旁贷。本文主要探讨历史教学在初中学生中的德育功能,为改善当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和德育缺失提供可借鉴的路径。鉴于此,本文分为五部分,具体包括引言、正文、结语等,具体来讲:第1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部分主要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必要性角度来说,初中历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是中国历史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三是初中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重要性角度来说,传统美德可以不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观念,而且可以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3部分是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可选用的德育资源,主要包括文字性德育资源,如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画面性德育资源,如图片、照片、视频、影片等;描述性德育资源,如语言描述性德育资源、文字描述性德育资源;体验性德育资源,如参加历史剧表演、进行红色旅游、参观历史博物馆、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军事博物馆、参加英雄事迹报告会等等。第4部分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主要包括政治教育功能,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思想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态观和远大理想等;情感教育功能,包括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品德教育功能,包括道德知识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道德思维教育等。第5部分是历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历史课堂、课外活动两方面。在历史课堂中要注意,一是选择和运用真实的历史德育素材;二是选用直观的历史德育素材;三是选用典型的历史德育素材。在课外活动中实现教育,主要包括开展历史辩论会、组织历史故事会、观看历史影视作品、参观历史遗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