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种植面积影响因素分析及面积预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大蒜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但近年来大蒜种植规模的频繁波动影响了大蒜产业的稳定性及可持续发展,科学分析大蒜种植规模变化影响因素,准确预测大蒜种植面积,对稳定大蒜市场及促进大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对全国大蒜种植面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改进的ARIMA模型对种植面积进行了预测,并以1989-2019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供求因素、成本因素,以及其它宏观因素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农户、企业决策及政府宏观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大蒜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9年至2008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整体处于上升态势,局部存在轻微波动,2009年至2016年市场基本趋于理性,供求关系较为平衡,种植规模趋于稳定,种植面积波动不大,2017年和2018年面积波动较大,随后2019年趋于正常。(2)种植面积影响因素主成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大蒜种植面积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得出大蒜价格为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大蒜种植面积的影响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0.62%,其次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其方差贡献率为8.31%,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92%。(3)多因素预测大蒜种植面积模型构建。借鉴机器学习的调参思想对ARIMA模型进行改进,改善单因素预测的缺陷,使其可应用于多因素大蒜面积预测。分析对比改进ARIMA模型与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LSTM模型对大蒜种植面积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15%,而改进的ARIMA模型预测相对误差为4.23%,充分证明了改进的ARIMA模型具有构建合理、拟合评价良好和预测精度较高等优点。(4)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大蒜种植面积分析预测服务系统研发。在对大蒜种植面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构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研发了大蒜种植面积分析预测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遥感信息采集、种植图像存储、挖掘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种植面积的波动趋势分析、种植面积影响因素分析和面积预测等服务。
其他文献
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使得企业更加依赖人力资源的灵活性,管理者们在应对危机挑战中发现,激活员工活力是破解危机的重要手段。目前,“90后”员工群体一跃而起,在企业员工群体中占据很大比例,已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于是怎样激发“90后”员工工作激情,怎样促进其主动性行为的产生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0后”员工群体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追求自由,向往权利平等,因此企业想要
苦瓜和黄瓜枯萎病属于土传病害,也是蔬菜上的毁灭性病害,常年造成严重的生产损失。生物防治是作物病害安全治理的有效方法,链霉菌通过影响作物根际和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互作交流,或作为免疫反应诱导因子而发挥作用,对精准安全地防控苦瓜和黄瓜枯萎病有很大价值。通常,用于作物病害生防的链霉菌菌株都来自特定地区和植物,经过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研究才能确定生防对象和功效。放线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遗传和生理生化性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表明全谷物食品能够降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因而全谷物食品的开发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馒头作为我国北方的主食,其消费量占面制食品总量的30%以上。高麸皮馒头中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活性物质的含量较精白馒头更高,具有改善机体营养水平的作用。但因其风味不佳、口感粗糙、质地较硬等问题,难以被消费者普遍接受。本课题以济麦17为实验原料,利用山西运城老面酵子制作高麸
鲜切马铃薯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前景广阔。然而马铃薯在鲜切加工过程中因遭受机械损伤而极易发生褐变,因此,褐变是导致鲜切马铃薯感官风味和营养品质的下降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鲜切马铃薯丝,由于切割程度高,贮藏物流过程中的褐变更严重。现有的褐变抑制手段不能完全满足鲜切马铃薯工业生产的需求,使得新型安全的褐变抑制剂的研发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品种为荷兰15号的马铃薯作为鲜切马铃薯丝原料,通过对浸泡浓度、浸泡时间
黑枣醋是经过控温控湿熟化过程(黑化过程)的黑枣经过醋酸菌发酵形成,同时也使其色泽、香气、口感、形态和营养价值产生了新的变化。本课题采用一步发酵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的优化,以总酸含量为指标,分析了黑枣醋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发酵温度、醋酸菌接种量、初始酒精度含量,得到了最佳发酵条件。并与同条件下发酵的红枣果醋进行对比,跟踪分析了发酵过程的总酸、cAMP(环磷酸腺苷)、粗多糖、5-HMF(5-羟甲基
黄瓜病害种类繁多,主要有褐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灰霉病、靶斑病、白粉病等病害,病害具有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病害重、发病率高和损失大的特点严重危害了农业生产,对黄瓜的产量和质量都带来严重的威胁。Harpin蛋白是由革兰氏阴性菌Ⅲ型分泌系统分泌的一类能激发植物多条信号通路的蛋白质,它能够激发植物自身的免疫防卫反应,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还可以作用于植物生长
玉米小斑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由于气候变暖、栽培制度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玉米小斑病菌种群已发生变化,常与其他病害复合侵染,导致玉米产量急剧下滑,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本研究通过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山东省不同地区玉米小斑病病原,明确了不同小斑病菌的致病力,鉴定了不同小斑病菌对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通过室内和田间鉴定了甘蔗花叶病毒侵染后不同玉米品系对小斑病抗性变
高直链玉米淀粉富含抗性淀粉,实验证明,抗性淀粉(RS)不仅可显著降低食品升糖指数,长期食用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缓解疾病症状。由于高直链玉米种质资源缺乏,目前我国高直链玉米淀粉以进口为主,成本较高,而且对国内高直链玉米淀粉基础性质和应用研究不足。本论文对自培育的高直链品种玉米淀粉进行提取,检测其结构和理化性质,研究焙烤加工方式下的高温热处理对淀粉性质、结构以及消化性能的影响,探索高直链玉米
鲜切马铃薯具有卫生、即食、便捷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受机械损伤影响,鲜切马铃薯容易出现褐变、失水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降低商品价值。褐变是影响鲜切马铃薯品质与价值的最重要因素,研究控制褐变的技术尤为重要。沙棘的水浸提物来源天然、安全,富含黄酮类、酚类等抗氧化成分,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然而,其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作用还未有报道。试验首先对沙棘成分进行鉴定,进一步研究了沙棘提取物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一种危害小麦、大麦等禾谷类作物的真菌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主产区发生严重。山东省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优势致病种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小麦赤霉病在田间大流行造成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染病小麦粒中产生的真菌毒素对人畜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内吞作用是外界物质通过细胞质膜内陷形成囊泡被运送进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