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滇西南地区受多期岩浆活动和深大断裂的影响,地热资源丰富,地震活动性强。位于滇西南地区的南汀河断裂带是北东向弧形构造体系中规模最大、特征最明显断裂带。南汀河断裂带是滇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断裂带之一,地热活动频繁,沿断裂带出露温泉数量多,适合作为地震地球化学监测点。为了研究云南省南汀河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本文通过温泉水的离子浓度及同位素组分数据分析了温泉水的来源、水化学类型、微量元素含量特
【基金项目】
: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501,2019YFC1509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3106,42073063,4193000170);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8IEF010104,2019CSES0104,2020IEF0604,2020IEF0703,2021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南地区受多期岩浆活动和深大断裂的影响,地热资源丰富,地震活动性强。位于滇西南地区的南汀河断裂带是北东向弧形构造体系中规模最大、特征最明显断裂带。南汀河断裂带是滇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断裂带之一,地热活动频繁,沿断裂带出露温泉数量多,适合作为地震地球化学监测点。为了研究云南省南汀河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本文通过温泉水的离子浓度及同位素组分数据分析了温泉水的来源、水化学类型、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深部热储温度、循环深度、以及水-岩反应程度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温泉水化离子异常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了南汀河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模型,为异常核实和震情跟踪提供科学的背景数据支持,对提高流体地球化学地震短临预测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温泉水文地球化学连续测量方法,可以很好地监测活动断裂带内的状态。本文于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通过测定云南省南汀河断裂带周缘十二个温泉的194个水样中常量、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来研究南汀河断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于2019年2月将幸福温泉作为连续定点采样点,每三天采集一次样品,截至2020年7月16日,共有169个水样。研究结果表明:(1)南汀河断裂带温泉水中稳定同位素结果(δD、δ18O)指示温泉水源于大气降水,东支断裂降水补给高程为1.6~2.1 km,西支断裂降水补给高程为1.0~1.9 km;(2)研究区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有四种:HCO3-Na、HCO3·SO4-Na、SO4-Ca、HCO3-Ca,东支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类型均表现为HCO3-Na型水;西支北东段有所差异,茂兰(ML)温泉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小定喜(XDX)和大兴(DX)温泉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水,中段老鸦窝(LYW)为HCO3-Na型水,西南段帕亚(PY)和四方井(SFJ)则为HCO3-Ca型水;(3)温泉水样的Si O2测值为11.1~101.0 mg/L,估算的热储温度42.7~137.8°C,温泉水循环深度0.6~2.5 km;Na-K-Mg三角图表明,西支北东段茂兰和小定喜温泉为部分平衡水,东支和其余温泉为未成熟水,矿化度低,综合微量元素富集因子和含量反映出南汀河断裂内部循环过程中水岩反应程度较弱;(4)幸福温泉水化学组分Cl-和SO42-对周围地震活动有明显的地震前兆异常响应,2019年3月8日,云南永德MS4.4地震前5天,Cl-含量相对于背景值增长约40.6%,震中距是72 km;2020年6月11日,云南临沧发生ML3.3地震,6月10日,SO42-含量相对于背景值增长27.2%,震中距是13 km;(5)基于以上数据和综合资料,建立了南汀河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模型,模型表明通过对南汀河断裂带内的温泉进行连续定点采样,监测断裂带内温泉水的循环状态以及温泉水-岩反应平衡变化,能为南汀河断裂带地震活动提供有效的地震短临前兆异常。总之,研究南汀河断裂的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本区域短临前兆异常判定和识别以及理解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异常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寒山、拾得事迹原本隐没无序。唐末以还,儒释道以及民间文化通过附益、累积、移植等手法不断地重塑他们的形象,表达自身的信仰与诉求。宋元时期,佛教逐渐从诸种文化中脱颖而出,不仅移植、衍生了诸多相关公案,而且明确将他们纳入到"散圣"谱系之中,艺术家据此想象、摹写他们的形象,使之成为了"散圣图"的代表。明清时期,释道二教彼消我长,道教逐渐加入到寒拾形象的重塑进程,并与不断蓬勃、高涨的民间文化一起,合力将寒拾
"天台三圣"是指丰干、寒山、拾得三位中唐天台山诗僧。自晚唐寒山子诗歌结集出版后,历宋、元、明、清各代而不衰;至明中叶才出现"和合二仙"形象。清雍正年间,雍正帝御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使之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象征。
杜甫有大量内容丰富以"遣兴"为题的作品,突出体现了杜甫突破初盛唐较多吟咏山水林泉之"兴",将之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一切引发他创作的诗兴。"遣兴"诗题强调了创作对诗人情绪的排遣作用,杜甫在穷愁的漂泊生活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创作活动对他的意义,他的诗学思考及以诗论诗的形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并成为他"诗兴"的一种。以论诗来遣兴促使杜甫准确认识历代诗人的诗风特点和价值,成为诗歌史上的不刊之论。同时,杜甫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的意义在于给学生传授文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合作学习模式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反思并完善合作学习模式的方方面面,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工作。
现阶段,要想推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将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然后不断完善小学阅读教学体系,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性,让学生取长补短,实现整个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发展,还应该在此基础上逐渐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符合新课标强调的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语文素养,在合作学习中开启多元思维,夯实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讨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和有益尝试。
本文使用高精度的重力/GNSS联测数据,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处的雅鲁藏布江进行了研究,反演了河谷的地壳密度结构,计算了河谷均衡附加力,并通过水库蓄水导致的库仑应力变化的模拟结果,为拟建设水库的位置以及坝高给出参考意见。随后,本文使用Kriging插值模型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的模型数据与融合数据的差异值进行了预测,发现通过Kriging插值模型修正后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更加接近实测值。主要
东昆仑断裂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过程中,在青藏高原内部沿东昆仑古构造缝合线形成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岩石圈断裂带,是巴颜喀拉块体与柴达木块体的分界活动断裂,全长约2000km。沿东昆仑断裂发生了很多7级以上强震,包括1937年托索湖7.5级,1963年阿拉克湖7级,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地震等。本文的研究区为此次大地震以东库赛湖-阿拉克湖段区域,东经93°到97.5°之间。这一地区走滑速率大,
2020年7~8月西藏波密易贡乡发生ML4.9显著震群,短短1个月时间内发生ML?4.0地震25次,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西藏波密地区震群活动为研究对象,全面总结波密震群区域以往地震活动特征,着重分析该局部区域震群活动与季节性降水等过程的相关关系,系统研究波密震群较大地震发生时间的潮汐调制特征,基于简单的一维流体渗透及孔隙压力扩散模型,结合降水过程、地理地貌、水系分布、介质及构造环境等因素,讨论震群
随着卫星时代的到来,通过电磁卫星对地球电离层各参量进行监测和分析已经成为地震预报的重要手段,在地震预报方向应用十分广泛。我国于2018年2月成功发射张衡一号电磁卫星,大量监测数据亟待处理。同时我国针对地基台站的观测也早已展开,已经有几十年的数据积累。目前地震预报的方法多数均为单一数据,将卫星数据和地基数据结合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尚不成熟,很多有效的电离层震前扰动并未被充分利用。本研究使用中国地壳运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