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扩展到全球。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生产资源,产品售往全球每一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学者出国接受国外教育,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各国技术的交流,此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境外游,享受异国风情。这些活动促进了各国的人际交往,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由于语言不同的障碍,也制约了更多的人际交往,正如Robert Levin所说,“全球商业化的最后障碍是语言障碍。”所幸的是,近二十年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和语音合成等技术的进步,通过计算机完成语音的自动翻译已成为一种可能。本课题来自于欧盟项目EMIME (Effective Multilingual Interaction in Mobile Environments),在移动设备上实现语音的翻译,它能把一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而且翻译后的语音听起来和说话人的声音相似,尽量减少机器翻译的唐突性,帮助不同语言的人之间实现无障碍交流,打破语言的障碍。由于移动设备的处理和存储能力限制,目前还不能单独完成语音翻译的任务,因此我们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客户端即移动设备负责语音的录制,编解码和播放以及传输,后台服务器采用高性能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群,负责语音的翻译处理任务。本论文主要描述了移动环境多语言翻译系统的设计框架,包括客户端/服务器框架的总体设计,客户服务器交互流程设计,以及客户端和服务器设计细节,实现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其中客户/服务器模式是当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通过无线接入互联网,从服务器获得各种丰富的服务,谷歌的云计算,百度的框计划都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而本课题的设计思想对很多移动应用开发有着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