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地关系在乡村地区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要素迅速重组,促使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分化与重构。乡村聚落是村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开展聚落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研究,对于系统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等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域空间结构和区位势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地关系在乡村地区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要素迅速重组,促使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分化与重构。乡村聚落是村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开展聚落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研究,对于系统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等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域空间结构和区位势等理论,以广西平果市为案例区,综合采用景观生态学、GIS空间分析和定量评估等方法,开展聚落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的实证研究,剖析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探讨聚落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和模式。结果表明:(1)2009-2018年,平果市乡村聚落数量和总面积呈扩张态势,斑块平均面积缩减,新增乡村聚落规模小型化趋势明显。各乡镇聚落数量、总面积、斑块平均面积与全市整体态势相同,然而乡镇间又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北部地区聚落规模变化较小,南部则较为明显。从分布上来看,全市乡村聚落密度分布呈“南北集聚,中部稀疏”的格局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城镇周边的高密度“核”集聚区域进一步拓展、极化。此外,全市乡村聚落景观形态整体变化幅度较小,个别乡镇聚落蔓延度增加较多,沿交通线呈带状蔓延趋势。(2)平果市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主要受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建设成本低且便于农户居住和生产活动的开展,聚落倾向于向海拔低、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的区域集聚,高程、坡度、河流等地理环境构成聚落景观分布和演变的基础性因素。此外,聚落深受区位条件、农户生活水平、工业化与城镇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道路沿线、乡镇中心、工矿点附近区位优势度上升,进而驱动聚落集聚;农户生活水平提升直接影响其建房能力,驱动聚落规模与形态变化;工业化与城镇化通过促进乡村农业人口的职业转变和就业地点转变,影响乡村发展行为主体——农户的择居行为,进而促使聚落空间的扩张或衰退。而伴随镇村体系规划、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的实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度和政府调控正在彻底改变着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格局。(3)基于熵值法综合评价平果市乡村聚落发展潜力并将其划分为高发展潜力、中发展潜力、低发展潜力三种类型,其中发展潜力高值区聚落面积占总面积的50.01%,发展潜力低值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0.08%。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心村,基于加权Voronoi图分割各中心村的影响范围,确定聚落优化调整的方向及其空间约束范围,并提出集聚发展型、内部提升型与迁村并点型三类优化模式。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残酷而激励的市场竞争、不对称的市场交易和信息获取,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财务弹性逐渐成为最近几年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管理者作为企业运行的核心要素,其垂直对特征的差异必然会对企业财务弹性以及财务弹性和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首先整理和分析了相关学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分析了他们的研究结论和相应的写作角度,总结发现以
蒋彝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在旅居英国的11年中,蒋彝写作了一系列面向西方读者的游记,其中《湖区画记》、《伦敦画记》、《牛津画记》和《爱丁堡画记》影响力甚大,如出版于1937年的《湖区画记》和出版于1944年的《牛津画记》都是一版再版,在海外掀起了一股蒋彝游记阅读热潮。就蒋彝在海外的影响力而言,并不逊色于国内读者所熟知的林语堂,就蒋彝游记作品中翻译介绍的中国文化内容而言,也不亚于林语堂的作品
本论文对中国突眼蝇科昆虫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文中介绍世界和我国的突眼蝇科的分类研究概况。概述了突眼蝇科的生物学及研究意义、研究历史及现状。从大量标本及研究状况来看,中国种类以东洋区最多。 作者在导师吴鸿教授和杨定教授的指导下,根据已有标本和文献,对中国突眼蝇科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共记述7属28种,其中包括12新种,4中国新纪录种和12已知种。12新种:拟凹曲突眼蝇Cyrtodiopsis
随着5G通信的快速发展,相控阵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欢迎。作为相控阵雷达的重要模块,衰减器主要用于调节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幅度/功率,其研究和设计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主流的衰减器设计方案分为有源方案和无源方案,各有优缺点:与无源衰减器相比,有源结构通过校准能实现更高的衰减精度,且减小了芯片的面积,但线性度略差且引入了额外的功耗;与有源衰减器相比,无源结构有更高的线性度且没有直流功耗,但相对
本文立足于对人民音乐版高中音乐教材的编写与实际应用的思考,借助音乐哲学与音乐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以高中音乐教学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指导,尝试从多元文化的视野对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高中音乐教材及其应用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中探索教材在编写与在徐州三所高级中学的实际应用的情况,发现教材编写及其应用的优点与滞后性,进而对教材的编写及其理念的定位提出自己的
论述文写作是展现逻辑思维的一种艺术。学生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观点独到,妙语连珠,但是一进入论述文写作,头脑就变得迟钝,甚至行文不畅,文思枯涩。在论述文写作中不愿意下笔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如何写成了压在学生身上的三座大山。这种对论述文写作的恐惧、排斥心理实质上与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足、语言逻辑表达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密切相关。如何进一步提升高中论述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爱
宋人留下大量笔记小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数洪迈《夷坚志》为商人史料的渊薮。本文以《夷坚志》为基本史料,在笔记视野下对宋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信仰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宋代商人群体。宋代是商业繁荣的朝代。朝廷颁布了一系列宽商法令,商品种类丰富,海上贸易发达,经营方式多样化。商人的经营活动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经商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商人在辛勤经营的同时,也希望
众所周知,作为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的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许多教育专家提出,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来发展其英语阅读能力。此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应包含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测试。此外,从程晓堂(2019)关于英语阅读能力的观点来看,英语阅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他们的分析,推理,评估,
随着教育信息化2.0如火如荼的开展,硬件设施普遍完善,教学资源的建设成为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前提,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依然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应用PPT课件教学是大多数学生认可的授课方式,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实际设计PPT课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易行的方案指导,导致设计出来的课件质量良莠不齐,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为促进PPT课件的良性发展,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系统提出分层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与之相伴的标的额大、工期长等问题,仅凭一纸合同,已然不能完全覆盖到每一个细节。我国现行法律对该类问题的个别方面仅做了原则性规定,使得实务中司法裁判缺乏相应的依据和标准,时至今日建设工程合同在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纠纷仍然存在着同案不同判现象。例如《合同法》分则中,承揽合同的有关规定是否当然适用于建设工程合同,即发包人是否与定作人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