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积物既是污染物的储备库,又是对环境具有影响的潜在污染源。关于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水环境污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安徽巢湖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铬、铅、铜、镍、锌、镉、砷)总量,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提取重金属(SEM)、有机质、含水率等指标,采用多种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旨在了解研究区域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相互关系以及其可能来源,分析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运用[SEM]-[AVS]模型,[SEM]/[AVS]模型和([SEM]-[AVS])/foc模型来判断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并初步探讨了AVS.SEM的平面、深度、季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巢湖东湖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略低于西湖区。其中南淝河—店埠河河口区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富集程度最高;与历史数据比较,巢湖铬、铜、镉、砷等4种金属的全湖均值呈较快上升趋势,2007年全湖平均值分别是1986年的2.9、2.8、2.4、3.8倍。(2)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巢湖7种重金属进行评价表明:巢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综合潜在生态危害较低,但相对综合潜在危害指数为349.1,属于相对风险高值;其中镉的相对污染最为突出,属于相对风险高值(平均潜在危害指数为276.2)。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巢湖7种重金属进行评价表明:全湖平均地累积指数为1级,属于轻度污染;镉元素的平均地累积指数为3级,属于中度污染。(3)巢湖表层沉积物中AVS的含量较高(0.13~16.53μmol·g-1),十五里河河口区域和裕溪河河口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赋存较高浓度的AVS。不同季节AVS空间分布的波动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春季>冬季>秋季。通过对不同季节表层沉积物中的POC.AVS.SEM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温度与AVS呈显著正相关,温度较高时,AVS含量较高,说明高温条件下,AVS是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4)不同季节SEM空间分布的波动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通过SEM分析得出:南淝河—店埠河河口区域沉积物中的SEM含量较高(0.33~5.78μmol·g-1).(5)巢湖沉积物[SEM]-[AVS]的范围在-10.84~1.22μmol·g-1之间,[SEM]/[AVS]的范围在0.08~9.57之间,([SEM]-[AVS])/foc<150μmol·g-1(OC),评价结果表明:全湖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