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是国际金融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作为一国重要的制度安排,汇率制度的选择过程具有内生性。最优的汇率制度内生于经济、政治、金融等一系列基本因素之中,汇率制度的选择可以影响反通胀绩效,反过来,通货膨胀绩效作为宏观经济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样对汇率制度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阐述了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通货膨胀的制度内因-汇率制度视角分析二者的关系,在汇率制度选择具有内生性的理论基础上,通过26个发达经济体1993-2010年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论证了汇率制度的内生性。接下来,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将汇率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引入面板模型,对发达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与反通胀绩效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并结合我国的通胀发展史,研究我国汇率制度变迁与反通胀绩效的实现过程,为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提供参考建议。本文的重点工作是分析发达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与反通胀绩效的实现过程,为了研究这个问题,通过经验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全方面的考察。从全文的框架来看,文章主要有三个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和第三章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中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三种不同汇率制度与反通胀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实证文献进行了分类总结;第三章分析了汇率制度选择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本章从通货膨胀的制度内因汇率制度内生性角度探析了汇率制度与反通胀绩效的实现过程。第二个主体部分是全文的实证研究过程,第二章明确了发达经济体的定义,结合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特征及其相关的调控政策,重点分析了美国和欧盟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与反通胀绩效间的关系。在第四章中,根据国内外文献以及理论中的相关经济变量,先搜集相关数据对发达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与通货膨胀的实际表现进行经验分析,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检验了汇率制度的内生性,将汇率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建立动态和静态面板模型,对发达经济体汇率制度与反通胀绩效的实现过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无论经验分析还是实证研究,我们都可以发现,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汇率制度的选择具有内生性,最优的汇率制度内生于经济、政治、金融等基本因素,浮动汇率制度能够反映经济基本因素的根本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反通胀绩效上的表现优于固定汇率制度。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汇率制度变迁过程与通货膨胀发展历史,研究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反通胀的实现过程,并结合发达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与反通胀绩效的实现过程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提供中期和远期参考意见。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实证研究以及相关样本的选取上。在实证研究方面,从通货膨胀的制度内因-汇率制度视角,在汇率制度内生性的前提下,将汇率制度设为虚拟变量引入实证研究之中,重点强调了一国汇率制度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在当前的研究中较为少见。在相关样本的选取上,从经济、教育、卫生等七个方面,结合权威机构的分类,从更加全面的分类角度最终确定了26个发达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研究中,一般都是不区分国家发展水平的研究,而对国家进行分类别的研究较少,而本文重点研究发达经济体汇率制度与反通胀绩效的实现过程,从样本选取上有一定的新意。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完善。例如,在实证研究中,由于相关数据的获取存在困难,本文样本时间为1993-2010年,没有更新到最近的年份,如果可以将数据进行扩充,可以大大提高对相关问题研究结果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