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滨海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青岛城区多年来沿海建设特点以及青岛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需求,着力研究青岛西海岸滨海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的问题。论文首先从青岛城市建设和发展历史的研究着手,分析青岛西海岸滨海区的形成历史、现状特点和建筑特色,然后介绍和分析滨水区的相关概念、类型和滨水区规划设计理论,着重研究青岛西海岸滨海区街道构成与图底关系,谋划青岛西海岸滨海区老产业区、居住区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策略,最后本着节约资源、历史保护、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在青岛西海岸滨海区的小港地区、4808厂、德国风情街、劈柴院的公共空间的具体规划与设计中予以实施。   本文配合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对青岛西海岸滨海区规划和设计的研究,分别从城市滨水居住区、工业区和公共空间等不同的城市空间的改造入手进行了分析、规划和设计,然后将它们加以综合设计,以期指导城市滨水城市空间的恢复研究,同时为我国当前的城市旧滨水区的改造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有助于城市其它地区的进一步的规划与改造,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用地调整,有助于指导城市滨水旧区中工业企业搬迁后的地段设计,对青岛乃至全国城市滨水区的规划与发展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内容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交代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等;第二章介绍青岛城市及其西海岸滨海区的历史发展历程与现状,从青岛的形成历史入手,进行大量调研,总结青岛西海岸滨海区的现状;第三章介绍世界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包括类型学以及“场所”理论、空间产生的观念与理论、有机更新理论、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旅游原则等相关理论,并给出几个世界城市滨水区的实例;第四章从青岛西海岸滨海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要素分析入手,介绍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的策略与方法;第五章对青岛西海岸滨海区的小港地区、4808厂、德国风情街、劈柴院的公共空间进行具体规划与设计,给出其与城市其它功能分区的关系;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详细总结。
其他文献
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砖石砌筑的都城城墙。随着南京明城墙被列入申遗名单,以及明城墙风光带建设的开展,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度日渐增加,而明城墙环城绿带作为南京
本文所研究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的实践课题,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系统的重要分支之一,同时涉及到了旧建筑改造和博物馆建设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科知识。文章以旧工业建
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国内众多特大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在人口规模、空间规模等方面均出现了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城市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以及第三产
情趣即性情志趣、情调趣味,事物的情趣往往表达了其独特的一面。目前,山地高校的建设常常因为缺乏独特性而呈现出雷同的现象,因此挖掘并表达山地高校自身的情趣,有助于营造出具有
学位
面对城镇化、经济化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忽略了近现代文物建筑尤其是中东铁路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导致大批建筑正在遭受损毁或灭失的威
横道河子是中东铁路干线上一个重要的二等站,位于滨绥铁路线的中点处,是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与运营而兴起的一座近代城镇。与沿线其他同等级的站点城镇相比较,横道河子具有极
街旁绿地因为具有开放性、可达性、袖珍型和多样性等特点,与市民日常行为和生活密切相关,在承载着大量的市民日常活动的同时,也起着美化城市和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
通过对我国特大城市当前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拓展形式——近郊新城的研究,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借鉴国外相关新城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近郊新城可持续形态构建的理论框架及相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