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采用约束时效来调控富Ni的Ni-Ti-Hf合金的组织结构,并改善其相变行为和应变恢复特性。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手段系统地分析约束时效对Ni-Ti-Hf合金相变行为、显微组织结构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约束时效会导致Ni-Ti-Hf合金中析出H相,随着约束温度的升高或者约束时间的延长,H相尺寸变大,由颗粒状逐渐长大为椭球状;且数量增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约束时效来调控富Ni的Ni-Ti-Hf合金的组织结构,并改善其相变行为和应变恢复特性。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手段系统地分析约束时效对Ni-Ti-Hf合金相变行为、显微组织结构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约束时效会导致Ni-Ti-Hf合金中析出H相,随着约束温度的升高或者约束时间的延长,H相尺寸变大,由颗粒状逐渐长大为椭球状;且数量增多。此外,约束时效使得合金中的第二相沿约束方向择优排布,仅存在一个方向上的H相。室温下约束时效后的Ni-Ti-Hf合金室温下的相组成为单一的B19’马氏体相。随着约束时间的不断增加,马氏体的形貌由原有的矛头状和镶嵌块状逐渐转变为平行的板条状。相邻的马氏体之间呈(011)Ⅰ型孪晶关系。对比不同成分的Ni-Ti-Hf合金DSC曲线,可知约束时效对合金的相变次序无明显影响,均为B2→B19’一步马氏体相变。当约束应力和时效时间恒定时,相变温度随约束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时效温度为550℃时,随约束时间和约束应力的增加,合金的相变温度升高。因此,通过调控约束工艺可以有效地进行合金的相变温度的控制。通过调控约束时效过程中的约束应力、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导致H相的择优析出,进而能显著提高Ni-Ti-Hf合金的应变恢复特性。对于Ni50.4Ti34.6Hf15而言,当约束温度为550℃时,约束应力为100MPa,约束时间为2h时,可回复应变为7.5%;对于Ni50.5Ti34.5Hf15而言,当约束温度为450℃时,约束应力为200MPa,约束时间为2h时,可回复应变为4.6%。
其他文献
超精密加工指能加工出具有纳米级表面粗糙度和亚微米级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的技术。用单晶金刚石刀具进行的切削过程通常被称为单点金刚石切削加工,是实现超精密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最初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国防相关需求的光学加工。如今,单点金刚石切削加工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国防和商业应用领域的精密光学自由曲面制造,以及功能性表面的制造。微圆弧金刚石刀具是刀尖圆弧半径小于100μm的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可以
方钴矿热电材料在中温段(500-550℃)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经济实用性,已在深空探测领域和汽车尾气废热回收领域实现了良好的应用,但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对器件接头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钴矿在应用时需要与电极连接组成热电发电器件,在连接过程中需要考虑接触效应问题、元素扩散问题和热膨胀系数匹配问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连接中间层能够同时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制备了 FeCoNiC
微结构表面以其优越的减磨、光学、超疏水等性能,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而要想让微结构表面达到理想的性能,需要加工出较高的形状精度和超光滑表面。目前,表面微结构加工方法有铣削和车削等方法,其中采用微圆弧金刚石刀具的车削法以其原理简单、效果优良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加工技术。要想加工出高精度、高质量的微结构表面,对于刀具本身的质量必然也是要求极为严格。随着当前微圆弧金刚石刀具的刃磨质量越
光固化涂料由于其固化速率快、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但是在复杂的三维表面、填充体系或者膜厚较高的涂层,树脂无法完全固化,导致紫外光固化在涂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发一种既可以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又可以通过暗反应固化的树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市场价值。本课题首先以γ-缩水甘油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THPA)、三种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羟乙酯HEA、季戊四醇
复合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产生固化变形,从而形成制件偏差,偏差影响着产品装配的质量。与金属零件不同,复合材料制件往往采用共固化热压罐成型技术,其结构和成型过程的复杂,需要对产生的偏差进行量化表达,建立与影响因素相关的制件偏差模型,为制件和装配体的偏差分析和补偿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结合复合材料制件结构特点,通过研究复合材料制件固化变形影响因素对偏差的影响,采用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建立非均匀有理B样条(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世界上应用时间最早、范围最广的抗生素之一,检出频率高,污染范围广,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都有极大危害。生物法是处理SAs经济实用无二次污染的有效方法,但SAs对微生物的抑制、微生物对SAs降解效率低、功能菌流失等问题限制了生物法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以上问题,获得制备周期短、表面性质好、易于固液分离、对SAs有良好耐受性和降解效能的菌丝球降解体系是本课题的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大型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应用领域对于大型装备装配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大型装备性能不高、装配质量低的问题却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为提升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着力提高大型机械、船舶、风洞与航空航天等大型复杂产品的装配精度与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大型复杂装配关键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物联网和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全球信息化的新潮流。随之在电子封装的应用领域内,对于芯片的功率的要求也逐渐加大,因此为了适应电子封装的使用需求,封装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标准也随之提高。而单一的传统金属材料,已经难以满足大功率芯片的封装要求,由此,研究人员们开始通过添加某种增强体,来使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在尽量保留铜金属优良性能的同时,尽可能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高熵合金的提出突破了传统合金的设计理念。多主元设计让合金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诸如高强度、高硬度、高比强度、高耐磨性、优异的抗高温软化性,以及抗氧化和耐腐蚀性等。将半固态成形技术应用于高熵合金,近4年来才有学者报道。本文以双相面心立方结构的CoCrCu1.2FeNi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热变形诱导球晶化方法制备高熵合金的半固态坯料。设计模拟合金高温加工加热状态的氧化实验,提出了合金的氧化机理,
自1991年搅拌摩擦焊发明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比于熔焊,搅拌摩擦焊的固相连接避免了大多焊接缺陷,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连接方法。搅拌摩擦焊的过程中,搅拌头直接与被焊金属接触,承受较高的温度及较大的应力循环,搅拌头是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关键。搅拌头的脆性断裂是FSW过程中常遇到的现象,21世纪初期就有诸多学者通过理论计算FSW过程中的受力对搅拌头进行分析,从而辅助搅拌头的设计工作;亦有学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