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肝脏PPARγ通路的黄芪葛根配伍调节糖尿病糖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PPARγ信号通路考察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明确黄芪、葛根配伍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机制,揭示黄芪、葛根配伍发挥的药效特点,为糖尿病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86只雄性SPF级SD大鼠,以46 mg/kg体重剂量给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浓度为2%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按照血糖因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47g/kg)、黄芪组(2.7g/kg)、葛根组(1.35g/kg)、黄芪葛根汤组(4.05g/kg),每组各15只,另设正常组11只,造模同日灌服相应药物或蒸馏水10 m L/kg,连续给药30 d。治疗30天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联素受体2(Adipo R2)、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1)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造模前各组大鼠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0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P<0.05),黄芪与葛根之间无交互作用。(2)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1)对糖尿病大鼠血清CHO的影响: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H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CHO水平,黄芪与葛根之间无交互作用。(2)对糖尿病大鼠血清TG的影响: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TG水平,黄芪与葛根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合用效果最佳(P<0.05)。2.对糖尿病大鼠肝脏Adipo R2、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1)对糖尿病大鼠肝脏Adipo R2 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Adipo R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提升Adipo R2 mRNA表达(P<0.05),黄芪与葛根无交互作用(P>0.05)。(2)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PPARγ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提升PPARγmRNA表达(P<0.05),黄芪与葛根无交互作用(P>0.05)。3.对糖尿病大鼠肝脏LXRα、SREBP-1 mRNA表达的影响(1)对糖尿病大鼠肝脏LXRα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LXRα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提升LXRαmRNA表达(P<0.05),黄芪与葛根无交互作用(P>0.05)。(2)对糖尿病大鼠肝脏SREBP-1 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降低SREBP-1 mRNA表达,黄芪、葛根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单用葛根效果最佳。4.对糖尿病大鼠肝脏IRS-2、PI3K、AKT2、GSK3βmRNA表达的影响(1)对糖尿病大鼠肝脏IRS-2 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IRS-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提升IRS-2 mRNA表达(P<0.05),黄芪与葛根无交互作用(P>0.05)。(2)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I3K 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PI3K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提升PI3K mRNA表达(P<0.05),黄芪与葛根无交互作用(P>0.05)。(3)对糖尿病大鼠肝脏AKT2 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AKT2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提升AKT2 mRNA表达(P<0.05),黄芪与葛根无交互作用(P>0.05)。(4)对糖尿病大鼠肝脏GSK3β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GSK3β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均能显著降低GSK3βmRNA表达(P<0.05),黄芪、葛根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两药合用效果最佳。结论:1.黄芪、葛根单用及黄芪葛根配伍(黄芪葛根汤)均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在调节血糖与血清胆固醇方面,黄芪、葛根之间无交互作用;在调节血清甘油三酯方面,黄芪、葛根之间发挥协同作用,两药合用效果最佳。2.黄芪、黄芪葛根配伍能够增加PPARγ、Adipo R2、LXRα、IRS-2、PI3K、AKT2mRNA表达;葛根能够增加IRS-2、LXRαmRNA表达;黄芪、葛根、黄芪葛根配伍均能降低GSK3β、SREBP-1 mRNA表达。在调节GSK3βmRNA表达时,两药呈现协同作用;而在调节SREBP-1mRNA表达时,单用葛根效果最佳,两药并未协同增效,可能各自为用,亦或整体药效受到新生药效物质的影响。3.黄芪葛根配伍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有关。即通过上调PPARγmRNA表达,进而增加下游LXRαmRNA表达,并促进Adipo R2/AMPK/SREBP-1与IRS-2/PI3K/AKT2/GLUT4/GSK3β信号转导而发挥其作用。4.黄芪、葛根单用及其配伍的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各具特点;药物配伍后存在着选择性发挥效应的现象,既能各自为用,亦能协同增效。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丰隆等穴位结合灌胃异功降脂散对高脂血症小鼠模型TC、TG、LDL-C、HDL-C及MDA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在治疗高脂血症上所起到的协同增效作用机制,为临床针药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PF级KM雄性小鼠70只按照电脑随机数字对照表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和实验组(55只)。空白组每日常规喂养普通饲料,实验组通过每日喂养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造模
目的:针刺结合灸贴调控miR-126改善正常高值血压大鼠主动脉重构的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选取实验大鼠48只,将40只健康雄性Dahl盐敏感大鼠(D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组、针刺组、针刺+灸贴组、非经非穴组;空白组为健康雄性盐抵抗大鼠(SS)8只,采用8%Na Cl高盐饲料喂养,建立正常高值血压模型。空白组与模型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针刺组接受电针刺激“足三里”、“曲
目的:本次实验是以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观察针刺穴位配合自制的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ir6.1、Kir6.2的相关作用,研究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改善的可能机制,为实现研发心肌梗塞新治疗手段提供实验数据基础。材料与方法:以65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在所有大鼠的四肢内侧根部皮下进行一次性多点位注射生理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人工检索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期刊和报纸,收集近十年公开发表的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即定量系统评价。进行Meta分析时,应首先进行异质性的检验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通窍法对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鼻通气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肺经蕴热证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8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通窍鼻炎片1个月,治疗组口服以清热活血通窍法为治则的鼻舒合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个月。分别
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肾损害(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动物模型,应用灸药结合,即中药贴敷神阙穴配合内服组方(金匮肾气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对DN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性治疗,并以单一内服中药组方(金匮肾气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及单一外敷神阙穴为对照,旨在通过检测模型大鼠血糖、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以及用蛋
目的:采用Meta的方法分析中药联合L-T4与单纯L-T4相比,在改善患者症状、TC、TG及甲功水平的疗效评价,为中药治疗甲减伴血脂异常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1.使用电脑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INA DATA)、维普数据库(CQ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立之日起到2020年7月15日。2.设定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
研究目的:明确冠心病PCI手术导致患者抑郁的心理原因,辨析PCI术后抑郁患者的中医情志特点,以此为PCI术后伴抑郁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和中医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深度访谈法:对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就诊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6人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关联比较等质性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个案静态分析以及跨个案动态分析。2、统计分析法
目的:本实验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功效的双参活血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进行干预,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及细胞自噬相关因子LC3、p62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双参活血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60只大鼠随机法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的50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进行急性心肌缺血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法分到
目 的:通过数据挖掘总结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配穴规律,观察高频配穴方案及“四关穴”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揭示腧穴的治疗作用与配穴规律。为以后临床应用针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与研究参考。方 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作为本研究文献来源。以“(产后郁证or产后抑郁症or产后抑郁or产褥期郁证or产褥期抑郁症or产褥期抑郁)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