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茶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WU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茶叶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已培育发展成为云南的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在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市中,有15个州市110个县区市生产茶叶。全省涉及茶叶生产经营的农业人口达1100多万,是云南经济作物种植中涉及人口最多的产业之一,在普洱、临沧、西双版纳等主产区,茶叶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对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普洱茶作为云南独有的特种茶,是具有世界排它性和唯一性的茶品牌。近几年,在“普洱茶——健康全世界”的时代召唤下,象征着健康、文化、财富、品位、魅力的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和健康概念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饮用、收藏者趋之若鹜。市面上对普洱茶众说纷纭,使普洱茶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普洱茶的研究从东南亚、台湾、香港、日本等地风靡流行后再席卷国内,普洱茶的热潮正在国内外掀起。毫无疑问,19世纪是咖啡的世纪,20世纪是可乐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茶叶特别是普洱茶的世纪。 如何推进云南普洱茶产业发展,是一篇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大文章。本文就云南普洱茶产业化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为云南省政府进行普洱茶产业化决策提供背景研究支持。 本研究主要由以几个章节组成: 第 1 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 第 2 章,“云南茶树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对策”的研究。云南茶叶资源的生态条件优越,茶树种群多样,种植面积较大,分布区域广泛,群众基础良好,但存在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要更好地开发利用茶叶资源,发展茶叶产业,应从茶树资源类型出发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境内存活着当今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壮、最古老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这些古茶树资源,为研究茶树进化、培育新的高优生态茶树良种,提供了天然的、活着的“祖源”基因宝库,为科学研究利用古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了无限宽阔的领域。此外,对云南茶树资源价值的评估,不仅可以保护古茶树,加快现代茶园发展,更为云南茶树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第 3 章,“云南普洱茶的生产现状与市场开发对策”的研究。通过分析,认为,随着普洱茶的独特功效被世人所发现和认同,形成普洱茶热,传统市场持续升温,新兴市场也不断扩展,茶叶品种内涵丰富,增长势头可观。但普洱茶生产和市场销售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标准滞后,品牌杂乱;二是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三是销售乏力,市场失范,等等。为此,在未来战略部署上,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主要是确立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技术标准;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普洱茶产业规模化发展;要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形成市场交易的规则秩序。 第4章,“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普洱茶产业化经营程度提升”的研究。应用产业化经营的一般性理论,通过对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认为云南在茶产业发展上逐渐走上了一条城乡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开发与开放结合、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建设规模化、商品基地专业化的路子,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己基本形成,但产业化程度很低,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低下,企业化经营能力差,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聚集效应难以显现。对云南普洱茶如何进行产业化经营作了系统分析。为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出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即变资源优势为资产优势,变地域总量优势为企业优势,变产业优势为集聚化优势。 第5章,“普洱茶文化与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的研究。研究认为,茶文化具有精神和物质双重内涵,而普洱茶文化集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历史底蕴与现代精神于一体。一方面普洱茶文化是普洱茶产业化的灵魂,另一方面茶叶产业是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要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用茶文化的思路来加工、包装、营销普洱茶产品,以茶文化的内涵拓展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将茶叶消费导向文化消费,延伸茶叶产业增值链,形成普洱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交融共进的发展格局。 第6章,“云南普洱茶产业发展与相关产业的结合”的研究。应用产业间关系理论,从云南普洱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确定,发展普洱茶相关产业政策的分析,对如何延伸云南普洱茶产业链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作为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是构成该产业相关联环节和部门的综合,是企业组织化运作的结果,核心是解剖隐藏其中的增值环节,透视茶叶产业的增值来源。认为在普洱茶相关产业的拓展上,应优先发展生态茶园、茶叶机械制造业、深加工、包装流通、普洱茶文化产业和普洱茶旅游产业等六大产业重点,以此来提升普洱茶产业的竞争力。 第7章,“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研究。通过对云南普洱茶发展现状及其技术背景、技术创新与提升云南普洱茶竞争力、提升云南普洱茶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目标与内容的研究,具体分析了茶叶种植和加工生产这两个环节上的科技作用。指出目前云南在茶叶科技体系建设和技术标准构建上明显滞后,而且科技的转化机制不畅,影响了科技作用的发挥。因此,提出要在构建科技体系和标准化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借鉴域外经验,创建生态茶园、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第8章,“云南发展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探析”的研究。通过调查云南普洱茶生产、销售企业的融资途径和融资状况,认为云南普洱茶产业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信誉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与模式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缺乏融资担保,以及政府支持政策单一。提出要彻底改善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融资状况,就必须依据茶叶产业化进程,借助政府引导性的外援资金,促进企业由内源性融资向外源性融资转变。同时,政府、银行、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配合,构建适合茶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融资体系,积极吸引外部资金,规范普洱茶投资行为。具体可采取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茶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天使投资”等措施。 第9章,“云南省政府在推进普洱茶产业中的角色定位”的研究。应用波特对政府角色定位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政府角色定位实践和普洱市政府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认为,普洱茶的发展得到了云南省政府长期的政策支持,这主要体现在推进规模化种植、提升加工能力和整体推进产业化三个层面。但近年来云南普洱茶产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多重矛盾,为此,提出“整合、转型、开放、创新、挖掘”的发展思路,在政策促进方面,归纳出政府要重点抓好的普洱茶产业化的十大工程。在产业发展中,政府不是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发展。 第10章,“云南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的研究。应用SWOT战略分析理论,对云南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把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寻求建立云南普洱茶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产业核心能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增强普洱茶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的思路,确定以SO战略为基础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为核心战略,提出促进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三大战略:普洱茶文化产业战略、市场化投融资战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战略。 除第1章作为综述性的表述外,其余9个章节,尽管从具体研究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是从产业化的整体系统出发来设计的,因而它们是内在联系和相互呼应的。与此同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但这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分析。期望这些研究能够为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数字地球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的元数据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空间元数据描述了地理信息中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
“生长于苍茫茫的异乡,回首依然望见故乡月亮”偶尔听同学们聆唱此歌,心中便一楞。喏!这倒是提醒我该回老家一趟了。  “小面包车”内的人一层摞着一层,挤的人喘不过气来。我抱着行囊,坐在靠窗户的位置。车子飞快地穿梭在车流中,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忽觉恍惚,怕那他乡的变故出现在我曾经熟悉的故乡。正当我陷入沉思之际,司机粗犷的嗓音将我拉了回来。“小伙子,到了!”付过钱,转身走进家乡的小巷,看见麦场上的麦垛,邻
期刊
本文从多源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出发,在分析比较当前主要流行的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平台以及了解当前三维地理信息应用和发展现状后,以当前流行的ESRI公司的ArcObiects组件
进入1990年代,受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南京市城市发展政策变化较大,表现为城市空间急剧向外扩张,通过主城的圈层式扩张和都市发展区内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
蓝藻水华是在同其他藻类竞争生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营养物质和光是藻类竞争生长的重要物质和能量来源,但是在许多水体中营养过量,在这种条件下不同藻对光的不同利用策略将可能
城市群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是目前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选取组团式城市群这一城市化进程中的“高频词”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2002—2003中国
随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PAGES)的开展,古气候环境重建已成为环境演变研究中的一个前沿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地质信息记录体和气候代用指标的选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和
林火是一种频繁发生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因子,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林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演替和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发生火灾后,林火可以直接或间接
阿里自觉的危机响应,是为整个组织创造修补与革新的机会。2016年的中秋节被阿里月饼事件刷了屏。特别是知乎上当事人现身说法引起了各方争议。其实起因很简单,阿里订制的月饼
GIS自诞生之日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在地理、地质、水文、海洋、气象、测绘遥感、城市规划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等多个地理相关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在军事、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