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方案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有2%-19%的甲状腺肿瘤患者肿块大部分甚至全部坠落至胸部[1]。对于此类甲状腺肿瘤,我们称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瘤(Retrosternal thyroid tumor),目前普遍定义即为肿大的甲状腺向胸腔内扩展,且总体积的50%或以上位于胸骨切迹以下,或甲状腺肿瘤下极低于胸骨上切迹3cm及以上[2,3]。本研究旨在评估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临床特征、相关治疗方法及术后情况。资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0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及胸瘤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均根据CT及穿刺或术后病理确诊。其中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84例,男28例,女56例;年龄20~87岁,平均年龄(56.25±12.427)岁,病史1周至60年不等。35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49例患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颈部不适、吞咽异物感或呼吸困难等。颈部甲状腺肿瘤患者2159例,男544例,女1615例;年龄7~74岁,平均年龄(45.63±12.593)岁,病史1周至20年不等。通过患者病历记录、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回顾性分析对比胸骨后及颈部甲状腺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患病时间、家族甲状腺疾病史、甲亢病史、肿瘤部位、肿瘤最长直径、CT及术后病理等特征是否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并归纳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相关治疗方案。结果:1.8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与2159例颈部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统计学分析中,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0岁)、肿瘤部位(右侧)、肿瘤直径(≥10cm)是甲状腺肿瘤发生于胸骨后的危险因素(p<0.05),且术后病理提示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恶性率<颈部甲状腺肿瘤患者恶性率(21.69%VS 37.80%,X~2=8.878,P=0.003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0岁)、肿瘤部位(右叶)、肿瘤直径(≥10cm)是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5.546、3.066、91.911。2.8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CT检查中,报告或阅片提示甲状腺肿物延伸或异位于胸骨后的有83例,而1例考虑胸腺瘤可能性大,但术后病理提示甲状腺组织,因此CT诊断正确率可达98.81%。另外,通过CT报告、阅片及术中所见提示,42例(50.00%)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位于右侧,且67例(79.76%)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位于前上纵膈。3.8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80例(95.24%)患者手术方案仅选择经颈部低领切口入路完成,1例(1.19%)患者手术方案选择胸骨正中切开术,1例(1.19%)患者手术方案选择经颈部低领切口再加胸骨正中切开术,1例(1.19%)患者手术方案为经颈部低领切口+胸骨胸壁纵膈肿物切除+双锁骨钛板内固定+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术,另外1例(1.19%)患者拒绝手术治疗。8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过程中有5例(6.02%)再加气管切开术,10例(12.05%)再加气管悬吊术。4.8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病理回报:结节性甲状腺肿59例(71.08%),甲状腺腺瘤5例(6.02%),乳头状癌14例(16.87%),髓样癌1例(1.20%),未分化癌3例(3.61%),甲状腺组织1例(1.20%)。即良性病例65例(78.31%),恶性病例18例(21.69%)。5.8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情况:出现低钙血症3例(3.61%),呼吸困难2例(2.41%),声音嘶哑3例(3.61%),甲亢1例(1.20%),甲减1例(1.20%),淋巴瘘2例(2.41%),切口感染1例(1.20%),肺部感染3例(3.61%),余67例(80.72%)患者术后无特殊不适。即本研究中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8%。结论:1.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以60岁及以上女性患者居多,病程长,患者就诊时肿物体积多较大;且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以右侧多见,好发于前上纵膈。2.CT检查对目前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有较高价值,且对手术入路选择具有指导意义。3.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首选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完成,如果术前评估或术中发现甲状腺肿瘤位于咽后或主动脉弓水平以下的后纵隔、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在纵隔内血供丰富、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恶变并与周围组织黏连严重时,可再加胸骨正中切开或侧胸切开术,必要时可切除胸骨。4.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一般以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其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声带麻痹、暂时性低钙血症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TI-RADS分级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超声科门诊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且被诊断为TI-RADS 3-5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296例微小甲状腺病灶。通过对超声TI-RADS分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各超声指征的回顾性分析,以此来研究超声TI-RADS分级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96例甲状腺微小病灶经
背景缺血性卒中是目前全球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居高不下的疾病之一,溶栓和取栓(即及早再灌注)是当前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脑组织持续缺血缺氧一定时间后恢复再灌注反而出现再灌注损伤,导致患者疗效降低,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临床研究发现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具有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GLP-1是由原胰
目的:探讨冻融周期移植不同时期囊胚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疗中心行D5或D6冻融囊胚移植的不孕患者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计674个周期。根据囊胚发育速度分为D5组(n=321)和D6组(n=353)。根据囊胚移植数目分组,D5单囊胚移植组(SBT-D5,n=151),D6单囊胚移植组(SBT-D6,n=188);D5双囊胚移
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多模态靶向成像纳米颗粒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并研究该纳米颗粒造影剂的乳腺癌分子靶向成像诊断应用前景,以期为肿瘤的多模态成像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双乳化法制备以PLGA为载体、具备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和多模态靶向成像能力的纳米颗粒造影剂,在超声、磁共振和荧光成像三种模态下分别验证本纳米颗粒造影剂的肿瘤靶向能力。理论上,PLGA颗粒经RGD多肽修饰可与乳腺癌表面高表达的整
研究背景与目的: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不可回避的问题,制约了肿瘤的照射剂量,从而影响局部控制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放疗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RILI,但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进行防护仍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采用中药防护剂肿节风对胸部放疗患者进行干预研究,探讨其RILI防护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接受放疗的5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干预组各25例。两
目的:1.探讨静压力对聚乳酸-乙醇酸聚合物(PLGA)支架上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信号通路ERK1/2-c-Fos中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p-ERK1/2)、c-Fos及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2.探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作用下,静压力对PLGA支架上的HGFs中ERK1/2、p-ERK1/2、c-Fos和COL-Ⅰ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统一标准化的树脂弯曲根管,通过比较M3-L Blue、Pro Tpaer Next(PN)和Pro Taper Universal(PU)三种根管预备系统的成形能力,初步评价M3-L Blue对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选取30颗统一标准化的树脂弯曲根管(Schneider法:30°),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M3-L Blue、PN、PU,每组1
目的:评估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52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CK19和MVI分为四组:CK19(-)/MVI(-),CK19(-)/MVI(+),CK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丁酸钠(sodium butyrate,SB)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IL-21和IL-10的调节作用及其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将50只6-8周龄健康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丁酸钠低剂量组(SB300mg/kg)、丁酸钠中剂量组(SB450mg/kg)和丁酸钠高剂量组(SB60
目的:通过单中心、回顾性的研究探索直肠癌患者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临床确诊吻合口漏前体温、心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预测吻合口漏的能力从而对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及诊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包括Dixon、Ta TME、ISR、NOSES)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38例术后发生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