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r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完全性闭塞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主要累及左心室,左心室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右心室心肌梗死并非少见,由于右心室心肌梗死多伴下壁、后壁心梗,临床表现复杂,往往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漏诊。 下壁并右心室梗死时易发生低血压和休克,发生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及各种快速型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也增加。 有研究发现成功的再灌注可使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右心室直径缩小,功能改善,未获再灌注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较多。 由此可见,当下壁心梗并右心室心梗时,患者的并发症增多,预后差。有必要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这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研究目的: 1.回顾性分析探讨单中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或不并右室心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措施,以期提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治疗水平。 2.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此病死亡率提供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 纳入的对象为1996年1月~2007年5月于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择取符合2005年ACC/AHA(美国心脏病协会)诊断标准且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 研究方法: 1.复习病历,将所有符合急性下壁心梗且资料完整的病例分为单纯下壁心梗组和下壁并右心室心梗组。 2.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治疗效果的差异。 3.将所有患者按预后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及非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下壁心梗患者预后转归的危险因素。 4.统计学处理4.1将所有的数据输入EXCEt 2003数据库,应用SAS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差异水平为p<0.05。 4.2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4.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下壁心梗预后转归的危险因素。 结果: 1.一般情况 1.性别和年龄304例急性下壁心梗患者中,单纯下壁心梗患者232例,男性166例(71.6%),女性66例(28.4%),平均年龄63.9岁±10.1岁,下壁并右心室心梗患者72例,男性56例(77.8%),女性16例(22.2%),平均年龄65.7岁±11.3岁。近11年来,急性下壁心梗患者住院人数逐年增多,尤其是2000年以来,住院人数明显增加。患者发病高峰为1、2月。 2.危险因素 单纯下壁心梗组与下壁并右心室心梗组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酗酒史、高脂血症史,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3.临床特征与并发症下壁并右心室心梗组在出现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Ⅲ°AVB、临时起搏治疗比例、CK峰值等方面较单纯下壁心梗组多(P<0.05)。在出现心衰、需行心肺复苏、Ⅰ度、Ⅱ度AVB比例、EF值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4.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的情况单纯下壁心梗组有160例造影,其中单支病变40例(25%),双支病变59例(36.8%),三支病变61例(38.1%):下壁心梗并右心室心梗组有58例造影,其中单支病变11例(18.9%),双支病变18例(31.0%),三支病变29例(50.0%),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5.治疗措施与临床转归单纯下壁心梗组232例,采用早期再灌注(溶栓或PCI)治疗者130例,死亡7例(5.4%),出现严重并发症33例(25.4%),采用保守治疗者102例,死亡13例(12.7%),出现严重并发症41例(40.2%)。 下壁心梗并右心室心梗者72例,采用早期再灌注治疗者54例,死亡15例(27.8%),出现严重并发症18例(33.3%),采用保守治疗者18例,死亡10例(55.6%),出现严重并发症11例(61.1%)。 采用早期再灌注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减少,死亡率降低(P<0.05)。静脉溶栓法与直接PCI法之间比较,两者在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壁并右心室心梗组较单纯下壁心梗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P<0.05)。 6.治疗转归影响因素筛选:应用单因素直线回归分析筛选出以下因素与下壁心梗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合并右室心梗、心肌酶CK>2000U/L、严重的心律失常、年龄>70岁、低血压。 结论: 1.急性下壁心梗和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梗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家族史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梗时,患者易于出现低血压、心源性休克、Ⅲ度AVB、窦性心动过缓、房颤、室速等严重临床特征,死亡率也显著增加。 3.早期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直接PCI,显著性降低急性下壁心梗(尤其是合并右心室心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4.合并右室心梗、心肌酶CK>2000U/L、严重的心律失常、年龄>70岁、低血压等是预测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中学数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尤其是有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使有些学生有排斥学数学的倾向。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总结出了部分经验,希望对学生有借鉴意义。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兰台苦后甜。建国50年来,仙桃(沔阳)档案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艰辛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仙桃市档案工作发生了巨变,在仙
电视新闻国际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电视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物质和能量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支柱。 20世纪末的今天,高度
在红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哺育了无数英雄儿女,出现中国历史上“四个两”的奇迹,即从这里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两百多位将军,两支红军主力部队,为中国革命牺牲了两万多名烈士。
加强节目评价和受众研究工作,强化节目的反馈机制,是电视台提高节目竞争力的依托和支撑,有利于节目栏目的优胜劣汰,对节目制作人员也有督促、警示、激励和鼓舞的作用。   过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成为必然的趋势。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来说
一、开展有偿服务——势在必行的唯一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档案部门的人员在增加,工资福利在提高,各项费用在上升,财政拨款却显杯水车
青桐为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及日本,华北至华南、西南各省多有栽培。青桐树干挺拔,枝干翠绿,树冠秀美,可用作行道树、庭荫树,也可点缀于草坪、池畔,是良好的绿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