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qq669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外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学是从他者视域出发对中国文化进行的一种研究。“他者”不仅表现在研究者持有的异域文化视角,而且表现在其采用的研究策略上。和欧洲其他国家汉学发展的轨迹相似,英国汉学也经历了传教士汉学向学院派汉学的转型的发展过程。传统汉学遵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传统,采用归化的译介策略,学院派汉学则以科学的学术研究为旨归,注重异域文化因素的原生态表现,以异化见长。作为英国汉学转型期的代表,阿瑟·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是以传统汉学的颠覆者形象荣膺英国文坛的。初涉翻译,他便摒弃传统汉学韵律体译诗的传统,采用散体翻译法,语言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译文的选择也以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为重。《诗经》、《楚辞》,以及唐前诗赋的翻译,都表现出他对中国道家哲学、佛教思想及民间巫术的倚重。此外,韦利还采用西方的叙事策略,为中国诗人李白、白居易、袁枚作传,打破了传统汉学以译介为主的单一研究模式。对传统译介手法的扬弃,使韦利成为游离于当时主流汉学之外的一个边缘者。其犹太民族身份与性格的怪异加剧了他与英国传统汉学间的距离。为此他埋身于中日文学典籍的译介中,企图从中寻找心灵的皈依之所,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虚静、隐逸的道家生活观对其影响至深,他甚至摹仿中国文人弃官归隐的方式生活。在他心里,古代中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心灵圣殿。为了进一步把脉中国文化之精髓,他利用一切机会结交中国学人。丁文江、徐志摩、胡适、萧乾等都是其私交甚密的挚友。通过上述策略,韦利努力摆脱传统汉学研究者的欧洲中心主义偏见,藉此寻求中英之间的平等对话。但其固有的文化身份使他与英国传统文化间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虽然采用散体翻译的直译法,带有明显的异化倾向,但他注重译文的通畅,以此满足英国大众的阅读习惯,又表现出鲜明的归化意识。在其传记创作中,他沿用史传文学编年式叙事的模式来建构作品,但他以西方价值观为评判标准,对李白、白居易、袁枚存在诸多误读。本文拟从英国汉学的转型入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对韦利采用的翻译、叙事、交游三大策略做一详细的研究,进而揭示他既游离于主流汉学之外、又难以摆脱英国文化影响的矛盾与悖论。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群众文化艺术得到了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当代扬琴技术和作品创作也跨越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扬琴从最早的只作为伴奏的辅助乐器发展到现
本文主要从历时角度研究汉语全量表达系统,全文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全量表达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汉语史的分期
在我国的刑法发展中,单位犯罪是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对单位是否具有犯罪能力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单位犯罪的责任人员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及其刑事责任研
本研究旨在描述中国高中英语课堂及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受和他们对课堂的满意度的关系。有4个班级共285名高中生参加了问卷调查。新的课堂环境量表由6个维度23道选题构成,涉及
上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贸易模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产业内贸易是衡量贸易条件和国际分工的标志之一,对优化产业结构、提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由于具有优异的亲和性与专一选择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等特点,成为合成受体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采用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合成表面具有亲水性
旅游是由客体(旅游资源)、主体(旅游者)和媒介(旅游业)三大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将资
家具的功能意义是家具意义的重要方面,家具功能意义的发掘和拓展不仅能够丰富家具的意义,而且对于家具设计来说意义重大。论文采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对各主要类型家具进行研究,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自从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之后,该如何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的教育,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追寻的理想境界。在提倡“以人为本
纳税服务是近年来税收理论界与税务部门研究的热点问题,是世界各国现代税收征管发展的趋势。我国税务部门“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管理理念由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