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初探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ret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时代是全面改革的时代。面对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困境,各国执政党纷纷调整自身的意识形态以适应时代的挑战。执政党在本国政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意识形态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价值体系和世界观,具有导向、辩护、动员、整合等功能,是政党执政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和巩固其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其意识形态建设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意识形态建设,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和谐世界理念,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与时俱进。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这是指导我们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宝贵财富。新时期,面对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自身发生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保持自身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对国家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从而积极应对时代的巨大挑战,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必须对自身意识形态建设进行创新。创新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重挑战,但同时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出了创新的目标、路径、着力点以及创新的实现机制,目标是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促进人和社会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路径包括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存在的几种错误的创新思路、创新的原则、实现的路径;着力点包括思维创新和传播创新。具体内容是:  本文共分为四章,文章的开头的引言从总体上论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从理论到实践。在这章中首先从源头上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梳理,从中引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具体分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然后论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确立的过程即发展的过程,自然过渡到下一章。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第二章中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新审视主要从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反思层面论述了历史的遗产--毛泽东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贡献、历史局限和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经验。在建设的反思中,对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创新,这便是第三章的主要内容:创新的挑战与机遇、意义与价值、目标与路径、着力点即思维的创新和传播创新,在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的条件下,指出创新是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  第四章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实现机制。最后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探索、努力和前进。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随机特性给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计及电动出租车行为时空随
本文研究休闲的解脱性、独立性、自由性及创造性对于科学发现的影响和作用。关于科学发现,人们从逻辑方面研究得较多,认为科学发现在科学探索的总进程中是必然的,符合规律的,理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认识发展史上,西方辩证法经历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到黑格尔近代辩证法三个阶段。在西方古代哲学中,辩证法、认识论的研究还是直观的和模糊的
伦理关系是“个人对其普遍本质的关系”,伦理关系的现代形式是现实的人与其普遍本质的“实体性关系”。社会困难群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社会困难群体的伦理道德状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称SSS)是由于窦房结病变(或伴有心房病变,有时同时累及房室束、心室内传导系统)而产生心律失常,并引起心脏、神经以致全身等一系列
一、关于中西文化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积淀的过程,如同树木的年轮,寒冷地区的树木须经过长期的成长才能成材,所以质地优良;热带地区的树木,一日数寸地向上穿,质地疏松。民族
期刊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美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的“境界”说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与精髓。王国维的“境界说”,在我国词学以至整个文论发展史上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