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贝德时期摩苏尔地区的文化互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un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欧贝德文化的研究,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出土欧贝德彩陶的遗址几乎遍布整个近东地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欧贝德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实际上是欧贝德文化因素与当地文化传统的结合,因此,如何认识这种超大范围的文化现象成了近年来争论的焦点。本文正是从欧贝德彩陶发现以来的研究历程入手,指出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之所以不能概括遗存的分布情况,其根源在于最初辨别该文化的依据仅仅是彩陶特征,可事实上,不同地区的陶器、建筑、墓葬等遗存组合皆呈现出两河南部的欧贝德文化因素与当地文化传统不同程度的融合,摩苏尔地区的“北部欧贝德文化”亦是如此,而且,在该地区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当地居民始终占据主体,因此,当地居民对欧贝德文化因素的态度应是这一时期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我们正是遵循这种视角研究摩苏尔地区的遗存特征和文化互动。我们综合考量了陶器、建筑、墓葬和泥制品几类变化明显且具有分期意义的遗存,最终将摩苏尔地区欧贝德时期的文化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摩苏尔1期代表了两河南北在长期接触中的相互渗透,当地居民只是吸收了欧贝德文化在制陶和烧陶技术方面的特点,但不改变哈拉夫文化的总体面貌;摩苏尔2期,当地出现了欧贝德文化的神庙和彩陶,但多方面证据表明,这些文化因素的出现应该是当地居民模仿两河南部自行建造和制作的,是其主动引入的结果;摩苏尔3期,欧贝德文化典型的三分式民居和泥棺葬也出现在当地,应是两河南部的欧贝德人通过扩张统治了该地区,并强势推广欧贝德文化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最终两支人群发生了暴力冲突,从其后的乌鲁克时代摩苏尔地区的建筑情况来看,冲突的结果是欧贝德人的势力退出了摩苏尔地区。在不同阶段的文化互动中,我们最关注的是摩苏尔2期当地居民引入其它文化因素的动因,欧贝德文化神庙与彩陶的出现显然经过当地居民的选择,并且在某种社会力量的推动下迅速流行,结合其出现前后该地区的社会变化,以及欧贝德文化宗教和彩陶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尝试对这一阶段的文化互动进行解释,认为可能当地居民引入欧贝德文化因素的行为实质上是一场“史前改革”。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历程的回顾。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我们对欧贝德文化进行了解构和辨析,据此得出结论,应该以区域为单位深入进行个案研究,深入认识欧贝德时期文化互动的具体方式和过程。第二部分是对此种研究视角的尝试践行。我们选取摩苏尔地区欧贝德时期的文化互动作为案例,以高拉遗址为主要材料,依据互动方式的不同,将摩苏尔地区欧贝德时期的文化变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两河南北三种截然不同的互动过程。第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和讨论。我们根据考古学文化的判别和命名标准,指出欧贝德遗存的分布超出考古学文化概念的症结在于最初的辨认仅仅依据彩陶风格而忽略了其它遗存的特征,并尝试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认识推广到整个欧贝德文化的分布范围内,强调在区域研究中应重视对物质文化的基础研究,这样才有利于理解文化互动方式的多样性。
其他文献
<正>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重度卡马两平中毒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对30例卡马西平重度中毒的患者进行洗胃、利尿、促醒、即行床边血液灌流、并动态血药浓度监测。结果30例患者肝功
本文选取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两例篪、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两例篪、甘肃居延侯官汉笛、广西贵县罗泊湾汉笛这六例先汉的竹制笛类乐器为研究对象。在对这几例古笛在形制、材料、音
本文主要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考古学、建筑史学、历史文献学及古文字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等,对洹北商城宫殿区一号建筑基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复原研究
聚落考古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理论,自张光直先生将"聚落考古"这一概念引入至今,聚落考古已在中国考古学的发掘与研究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方
《汉语拼音方案》对汉语盲文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有重要的影响,颁布实施60年来,成为汉语盲文改革发展的重要参照,也成为保持汉语盲文基本稳定的基石。《现行盲文方案》《国家通
居延地區即今甘肅、內蒙古境內的額濟納河兩岸和內蒙古額濟納旗黑城地區。居延地區共出土了兩批以“居延”命名的簡牘。第一次是1930—1931年間,出土了一萬一千餘枚簡牘,學術
在精密测试技术领域,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零件的尺寸测量、目标的视觉跟踪及机械装置的运动分析等功能。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利用计算机代替“人眼”
智能小车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常用智能小车的控制方式包括嵌入式控制和电脑控制,本文使用Android终端作为智能小车的控制核心,对环境感知、环境
敦煌藏文文献P.T.996号是一部主要记载了赞普时期的禅师南喀宁波(Nam mkh’ i snying po)与比丘布·益西央(Spug ye shes dbyangs)的历史以及他们二人在多麦宗喀(Mdo smad ts
六朝时期的砖室墓十分流行,墓砖作为砌筑墓室的必要材料,广泛出土于这个时期的墓葬之中,附着于墓砖上的各种纹饰就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就汉江流域六朝时期的墓砖纹饰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