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元素对Ni-Mn-In合金马氏体相变及磁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i-Mn-In系合金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类新型磁控功能材料。由于这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磁-结构耦合特征,磁场驱动马氏体相变可产生显著的磁热效应,在磁制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实际应用而言,磁工质在一个宽泛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大的磁热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名义成分为Ni50-xMn36+xIn14(x=0,1,2,3,4),Ni49-xMn37In14Cox(x=1,2,3,4,5,6),Ni46Mn37xIn14Co3Cux(x=1,2,3,4)以及Ni45Co5Mn36.5In13.5xGex(x=1,2,3,4)系列多晶合金,系统地分析了掺杂元素对合金马氏体相变、晶体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合金设计和拓宽成分区间提供借鉴。Ni49Mn37In14合金相变温度在室温附近,相变滞后为10K;5T磁场下,在一级相变附近296 K处可产生的最大磁熵变为25.59 Jkg-1K-1,二级相变附近318 K处最大磁熵变为-7.47 Jkg-1K-1,总的有效制冷能力达到276.14Jkg-1。1.5T磁场下,一级相变附近302 K处最大绝热温变为2.37 K,二级相变附近316 K处最大绝热温变为-1.71 K。Ni48Mn37In14Co1母相与马氏体相磁化强度差△M可达88 emu/g;5 T磁场下,最大磁熵变为13.63 Jk-1K-1,有效制冷能力(RCeff)为263.06 Jkg-1。1.5 T磁场下,在254 K处得到最大绝热温变为2.53 K。Ni48Mn37In14Co1合金相比于掺杂Co元素前的Ni49Mn37In14合金,母相与马氏体相磁化强度差增大18 emu/g,相同磁场下驱动逆马氏体相变程度更大。Ni46Mn37xIn14Co3Cux(x=1,2,3,4)合金中,随着Cu含量的逐渐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逐渐升高,居里转变温度逐渐降低,相变滞后逐渐减小。Cu元素的添加可以有效的提高合金的磁熵变△SM,制冷能力RC及有效制冷能力RCeff,改善合金磁热性能。5 T磁场下,Ni46Mn35In14Co3Cu2合金的最大磁熵变为17.95 Jkg-1K-1,有效制冷能力为288.44 Jkg-1;1.5 T磁场下,Ni46Mn35In14Co3Cu2合金在马氏体相变附近272 K处测得最大绝热温变为5.14 K。Ni45C05Mn36.5In13.5-xGex(x=1,2,3,4)合金中,随着Ge含量的逐渐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逐渐升高,居里转变温度逐渐降低,相变滞后逐渐减小,转变过程中的熵变增大,磁熵变及有效制冷能力显著提高。5T磁场下,Ni45Co5Mn36.5In11.5Ge2合金有效制冷能力达到331.93 Jkg-1。1.5 T磁场下,最大绝热温变随着G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Ni45C05Mn36.5In2.5Ge1合金在马氏体相变附近254 K处测得最大绝热温变为3.86 K。
其他文献
金属柱壳是战斗部(杀爆弹、聚能罩以及自锻弹丸等)的典型结构,金属柱壳爆轰条件下的膨胀断裂、剪切问题一直在军事需求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工程意义。金属柱壳受载后在发生剪切断裂时会表现出双向剪切断裂模式及绝大多数剪切断裂面呈现一致取向选择的“单旋剪切断裂模式”两种模式,目前对金属柱壳的失稳断裂机理,特别是单旋剪切断裂的形成机理以及影响断裂的主要因素研究尚不明确。已有的实验表明,表面加工可能会对金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汽车轻量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Fe-Mn-Al-C钢具有高强韧性、低密度和耐腐蚀性,在保证优良的成形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的前提下减重效果明显,是未来汽车用钢的发展方向。金属和合金一般要经过热加工后才能使用,了解其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对于制定成形工艺非常重要。目前,关于中锰高铝低密度汽车用钢的热变形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
随着节能减排、汽车轻量化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强钢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轧双相钢作为一种先进高强钢,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传统热轧双相钢由于添加了含量较高的Cr、Mo等合金元素,使得生产成本增高,而C-Mn-Nb-Ti系热轧双相钢不但成本高,而且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较大。由于我国Ti资源储量丰富,Ti的成本较低,与Nb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本着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理念,采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为了适应这种发展速度,城市就需要不断地增加规模,目前增加城市规模和功能最直接的办法是适当地开发和使用地下空间,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使用盾构机施工的现象越来越常见。然而,盾构机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质原因,刀盘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会造成盾构机刀具的严重磨损,需要频繁的更换刀具。目前盾构机的换刀方式是人工换刀,存在着费用巨大,周期长,效率低以及危险性高等缺点
在现代国防以及民用领域中,飞机是一国防利器以及生活交通工具,而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主要部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航空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随着航空发动机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本文以某型涡扇航空发动机的运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线性变参数系统中调度方式不同对发动机开环及闭环性能的影响,进而根据分析出来的规律,对调度方式设计切换规则,从而改善航空发动机的动态性能。最后设计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是工业发展的方向,高品位富钛料的制备是钛白粉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但它对原料要求较高;而作为炼铁原料的钛铁矿资源丰富,炼铁剩余的钛渣是宝贵的资源。实验着眼于此,针对不同种类的低品位钛渣,采用高温重熔—改性处理—酸碱浸出的工艺制备满足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高品位富钛料。主要研究实验及结果如下:(1)陕西汉中洋县钛渣实验通过还原熔分—氧化改性—还原改性—酸性浸出—碱性浸出的工艺路线,对
由于钛合金大直径薄壁圆筒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因而其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领域。但由于其径向刚度差,钛合金材料难加工等原因,工件在切削力和夹紧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较大变形,工件经常出现尺寸超差,甚至报废,加工精度难以得到保障。为了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航空薄壁件智能气囊工装。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航空薄壁件智能气囊工装设计及开发。查找相关资料,分析现有工装的不足,归纳现有工装产生较大
D6A钢是我国根据美国D6AC钢自行研制的一种中碳低合金钢,其经过调制回火后可得到D6AC钢,它在室温中具有强度高、屈强比高、良好的冲击韧性、成本低等优点,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力等行业中。但是经过传统的淬火回火的制备工艺虽然能获得很高的强度,但是其极差的塑性往往严重影响其综合性能,如何提高其强度又保证良好的塑性成为了各国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话题。本实验采用了两相区轧制退火工艺,以制备具有强度
水体中的气泡在许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气泡上浮去夹杂在许多领域都有相关研究,气泡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行为研究一开始起源于矿物加工中的浮选。后来,冶金工业、医药行业、江湖水质净化领域都有相关研究。在冶金工业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是衡量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钢液中的主要非金属夹杂物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都具有较大的接触角,在气泡上浮过程中夹杂物容易被气泡捕获,因此气泡上浮去夹杂在冶金工
旋转结合面是机械系统中比较常见的联接结构与接触形式,例如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制动系统,钻孔、磨削等机械加工表面,而振动摩擦及热耦合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旋转结合面间。旋转结合面间的摩擦通常会引起系统的振动,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车辆的制动噪声与振动、机床切削振动等情况,降低乘坐的舒适性、加工精度。旋转结合面间的快速摩擦,会造成结合面温度变化,进而导致结合面出现不均匀的热应力、热变形和热疲劳等,影响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