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勒德·胡赛尼(1965-)是当代著名美籍阿富汗作家,《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该小说自2003年出版以来,迅速成为全球畅销书,被译成55种文字,在世界70个国家出版。该书获得各项新人奖,连续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五年之久,并蝉联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131周。卡勒德·胡塞尼本人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2007年,由梦工厂拍摄的同名电影被搬上荧屏,获得广泛反响。卡勒德·胡塞尼也于2008年荣登全球最畅销作者榜首。 《追风筝的人》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与救赎的故事。本文从成长小说独有的特征入手,探讨了《追风筝的人》如何描写自私、懦弱的阿米尔勇于面对过去,实现自我救赎,完成自身成长的故事;分析了小说中关键人物对阿米尔成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作者运用开放式结局、第一人称叙述以及象征手法对主人公成长和人物刻画的作用。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本论文的导言,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以及《追风筝的人》的故事梗概,其次从理论和现实方面简要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意义,该章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是本论文的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第一小节主要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成长小说以及《追风筝的人》的研究现状,第二小节介绍了成长小说的定义,起源,分析归纳了成长小说的普遍特征。 第三章从内容方面探讨《追风筝的人》如何体现成长小说的特性。从自传成分和小说的成长主题两方面着重分析。 第四章从人物方面分析,探讨成长小说中特定的人物形象在本小说中是如何影响主人公的成长的。成长小说中的特定人物可以分为积极引路人,消极引路人,成长伙伴。 第五章从写作技巧方面探讨《追风筝的人》运用的写作技巧,包括开放式结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象征的运用。 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该章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并指出了该论文的研究不足。通过对《追风筝的人》的内容,人物以及写作技巧的分析,可以看出《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更重要的是,作者使用象征来表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深化成长的主题。成长小说的研究对于当今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