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职介角度对城市失业青年就业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日益显现的青年就业问题正成为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而失业青年的顺利就业,不仅对失业青年单向有益,更对家庭的和谐,减轻社会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围绕促进失业青年就业,社会各界提出了不少思路。公共职介作为其中的一支生力军,发展历程尽管不长,但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解决失业人员就业的主渠道。它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一些建议,对于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足的是,目前真正从公共职介角度,对就业问题进行的探讨有限,一些做法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尝试以公共职介为切入点,对当前城市失业青年就业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就业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梳理,在分析了国内外对青年就业问题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了静安区失业青年的现状作为个案研究。文中以2006年静安区对30周岁以下的失业青年群体开展的一次调研为例。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失业青年求职中面临的求职需求、求职途径、就业培训、职业指导、就业观念、创业认知等6个方面。通过问卷重点分析了该区目前的失业青年的现状以及制约该区失业青年就业的原因。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城市失业青年群体就业难的原因。主观方面:包括就业观念上的“三个缺乏”:即传统择业观困扰,缺乏主动就业的愿望;无法正确自我定位,缺乏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择业心态失衡,缺乏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而学历低、技能缺、无工作经历也是造成青年就业难的重要的主观个体原因。客观方面:除了经济结构性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外界因素外,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政策不配套、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公共职介功能未能完全发挥等,都是重要的客观原因。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本市公共职介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早期的临时性的劳务市场,到90年代第一家场所固定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诞生,再到进入21世纪,信息共享与实时操作功能的实现,直至近几年公共招聘网的建成,公共职介全面步入了互联网时代。本市的公共职介用了20多年时间,已发展成为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主导力量。同时还重点介绍了静安公共职介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的作用与不足。最后,本文立足失业青年就业难产生的原因,结合本市公共职介的职能,从公共职介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1、明确公共职介法律地位,健全公共职介职能;2、建立青年求职导航站,提高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3、探索网上职业指导新形式,提高求职成功率;4、加强以公共职介为主导的培训,建立实习基地;5、加强职业指导资格证书培训,提升职业指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正>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课堂上要求老师少讲、学生多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提起学生的学
自然变异和人文社会环境败坏是1929年饥荒形成的重要因素。灾成之后,由于当时对社会团体的救济未予足够重视,加以时局波诡、治安混乱,严重影响了赈灾的有效开展。然而由社会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均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致病原,因HFMD在亚太地区的
本文从中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入手,就中学生人格培养展开论述。本文共分三个部分:首先,在引言中分析语文学科在中学生人格培养中得天独厚的优势,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生人格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新的应用技术的不断产生,企业在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革新时迫切需要大量能应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的技能人才,与产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
作为中西方所特有的文化产物,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在极其相似的外貌下也蕴涵着相似的精神内涵,相似之处表现为"侠"文化的关联性。本文中,笔者将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分别放置到
18世纪末,德国早期浪漫派(Early German Romanticism)的出现,是西方诗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改变了古典主义诗学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奠定
<正>"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向世人宣告。坚定从容的话语间凝结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部署,这是情系民心的庄严承诺,也是维护河流健康的总
<正>在高中数学一些问题中,对于一些非方程形式的题目,通过适当的数学变换,利用数学模型可以转化为方程的形式来解决或者一些题目表面形式与方程毫无联系,但可以通过方程的解
葛天氏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部族首领,当时多水灾,居地潮湿,部人多病,葛天氏为让人们活动筋骨,以疏阴导滞,创造了乐舞,即"葛天氏之乐"。其颇具代表性的"牛尾歌"反映了古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