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山西临汾的煤层气勘探过程中,多口探井在煤层上下的致密砂岩中见较好的气测显示和表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储层具有岩石致密和物性差的特点,使勘探开发的难度较大。针对临汾山西组的储层,以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沉积相等理论作为指导,从岩心和实验分析的结果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和区域地质背景,充分利用铸体薄片的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及毛管压力分析等测试手段,系统研究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基本特征、沉积环境、物性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储层的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及储层致密性的主控因素,优选致密砂岩储集层的评价参数,并对其进行综合地质评价和有利储集带的预测,为今后的勘探部署提供实际指导意义。临汾山西组地层厚约120m,呈南北方向的展布,单砂体规模小、横向变化大,复合砂体厚度薄。通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以中—细粒岩屑砂岩为主,长石含量极低,分选中等,磨圆度为次棱—次圆状,点—线接触关系,基底式胶结类型。山西组致密砂岩超低孔低渗,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微孔、微裂隙,通过压汞分析可知其孔隙结构较差,总体上属于小孔微喉。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特征等相标志的综合分析,临汾在山西组主要是海陆过渡性的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砂岩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平原的分支河道和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通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包裹体分析可知: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经历较复杂的成岩作用,主要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蚀变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到了中成岩B期。储集层致密性和物性差的特点主要受岩石结构组分、颗粒粒度和分选、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的综合控制。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有利的沉积微相。经受的成岩作用类型中,高岭石化和溶蚀作用是对孔隙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压实作用、硅质的胶结、充填和交代作用破坏储层物性。压实作用使原生孔大量消失和孔渗变差,胶结作用使物性进一步变差。溶蚀作用能形成次生溶孔,提高了致密砂岩的储集性能。结合致密砂岩储层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确定了山西组储层评价与分类标准,将其分成四类,其中普遍发育II类中等和ⅡI类较差储层。平面上预测有利储集带分布在中部、北部的砂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