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而又特殊的一种句式,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是语法研究的重点之一,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重视与关注。虽然对于“把”字句的研究成果已经数不胜数,研究范围也很全面,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分歧与不足之处,本文试图以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构式理论的知识,发现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的偏误,并根据对偏误成因的分析探索出新的对外汉语“把”字句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择写论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对象及范围,提出探索研究的方法以及语料的来源。第一章研究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把”字句的本体、偏误以及教学的研究情况,还介绍了“构式—语块”理论下的“把”字句教学的研究情况。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一方面,借鉴其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梳理过程中也发现对“把”字句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构式语法理论,介绍了构式理论的产生、概念以及优点,并交代了本文依据构式理论把“把”字句分成了六种构式,即位移构式、认同构式、变化构式、致使构式、处置构式以及不如意构式。第三章主要是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的偏误语料,考察韩国学习者习得“把”字句时存在的偏误,并结合构式理论,对每种构式下的偏误进行了分类。第四章主要是分析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的偏误成因,经过分析,“把”字句的偏误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把”字句的刻意回避、“把”字句与致使句的混淆、“把”字的漏用。第五章对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提出了有效的教学设计,本章结合构式理论,首先介绍了“把”字句六种构式的句法结构,即位移构式:主语+把+宾语1+动词+在/到/向/给+宾语2;变化构式:主语+把+宾语+动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了;处置构式:主语+把+宾语+动词+(了/一)+动词;认同构式:主语+把+宾语1+动词+成/做/为+宾语2;致使构式:主语+把+宾语+动词+结果补语/状态补语;不如意构式:主语+把+宾语+给+动词+其他;然后分别对这六种构式的语义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每种构式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介绍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