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比较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奥运会规模的不断膨胀,奥运场馆的建设规格不断被抬高。奥运场馆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能否得到长期有效利用与开发,逐渐成为衡量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性的在驻京六所大学内建设占场馆总数19.35%的比赛场馆,是解决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的重要创新。高校奥运场馆首先要做到满足奥运会比赛需要,赛后主要服务于高校并适当对社会开放。建设规模等级应满足奥委会对比赛场地的要求。大量的赛时用房,在赛前设计中都要考虑赛后转换为以学校使用为标准的功能用房。本文总结了近50年来历届奥运会赛后使用的经验得失。结合我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北京高校体育建筑从19世纪末至200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而对北京高校体育建筑的历史与现状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北京高校奥运场馆展开分析。通常我们可以将综合性体育馆建筑的使用周期总结为:A大赛前设计与建设---B赛时使用---C赛后适应性改造---D平时使用(包括教学,体育项目对外开放,举办大型活动)--- E赛时使用---F平时使用---G大型修整---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循环。本文重点关注奥运会结束以来场馆使用周期的几个关键环节:包括大赛前的设计与建设、赛后适应性改造、奥运会后平时使用、平赛转换情况。通过场馆自身几个环节的奥运前后对比、不同高校奥运场馆间的横向对比,对场馆的赛后利用做较为系统的比较性研究,用以评价场馆利用现状和为今后的场馆利用提供指导性建议。
其他文献
交通系统涉及因素众多,现行交通管理体制缺乏协调运作机制,导致了交通出现拥堵等问题。创新交通管理的机制,对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管理、运输规划、交通安全管理等部门的工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争取中国的主权独立和民族自强,理所当然成为近代中国的中心主题。长期以来,从领土主权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国家的领土主权特点,并探
边坡是公路建设中最普遍也是极为重要的地质环境,从理论到工程实践,前人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在实际中仍存在诸如不确定性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常吉高速公路沿线分布的大量的
本文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研究现状基础上,找出研究空白,借助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工具,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案例分析与调查研究等方法,对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作了系统的描述
反向混淆是一种特殊的商标侵权方式,是与传统意义上的混淆(正向混淆)相对而言的,即商标在后使用人对商标的使用已使之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至于消费者会误认为商标在先使用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绩显著,但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土地的形势也一样,工业化、城镇化仍处在加速发展阶段,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
严重的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 HS)通过启动固有免疫系统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等,易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进而导致难以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减少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7月本院新生儿科NICU病房住院的2325例新生儿中267例诊断为低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未达到使用年限就出现大量的疲劳开裂、车辙、沉陷、平整度不足等病害,
单片射频微波集成电路(MMIC)这一技术为现代通信、传感、定位、识别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核心电路以及集成组件,对现代各种无线技术的发展和成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对功率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