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农药研究多以其活性成分(原药)为主,忽略了农药中的各种助剂成分。由于农药原药并不能直接施用,必需辅以各种农药助剂形成制剂后才能投入实践。因此,通过农药施用进入土壤的不仅有原药,还有表面活性剂(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有机溶剂(如甲苯)等其他多种化学物质,农药施用对土壤的污染实际是多种物质的复合污染,所以进一步探讨造成这种污染的机制,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土壤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等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运用DGGE、BIOLOG、酶活测定和土壤C/N循环测定等生物学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了480g/L毒死蜱乳油、毒死蜱原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中外源添加480g/L毒死蜱乳油,细菌多样性减少,真菌多样性增加,且土壤毒死蜱含量越高(1.25mga.i.-kg-1、12.5mga.i.·kg-1 和125mga.i.·kg-1),微生物群落结构越单一;各剂量毒死蜱乳油都会显著抑制脲酶活性,毒死蜱乳油浓度越高,对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抑制越强,但不影响蔗糖酶活性;毒死蜱乳油浓度越高,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越强,但不影响硝酸盐转化。2.土壤中外源添加不同剂量毒死蜱原药(5mg·kg-1、50mg·kg-1和500mg·kg-1),DGGE结果显示只有高剂量处理组显著抑制真菌多样性,BIOLOG结果说明各剂量毒死蜱原药均会显著抑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原因在于DGGE结果中包含了无生命力的微生物;毒死蜱原药不影响蔗糖酶活性,且毒死蜱原药浓度越高对脲酶抑制越强,各剂量毒死蜱原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是先抑制后促进,但不影响酸性磷酸酶活性;低剂量毒死蜱原药会长时间抑制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但不影响硝酸盐转化,中剂量促进呼吸作用,不影响硝酸盐转化,高剂量不影响呼吸作用,但会显著抑制土壤硝酸盐转化率。毒死蜱原药浓度越高,初期降解速率越快,浓度越低,降解速率越慢,且高剂量原药60d后仍然有毒死蜱残留,而低剂量原药在30d时就已经检测不到,中剂量在60d时降解完全。3.土壤中外源添加不同剂量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0mg*kg-1 800mg·kg-1和8000mg·kg-1),DGGE结果显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会显著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但是不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而都会最终抑制土壤真菌多样性,促使其向单一结构发展,而BIOLOG结果说明各剂量毒死蜱原药处理组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先减少后增加,可能BIOLOG实验过程中提供的31种丰富的碳源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比土壤更有优势,所以导致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多。高剂量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不会长期影响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而中低剂量对各种酶的影响最终表现为促进作用。各剂量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中低剂量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不会影响硝酸盐转化,而高剂量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会显著抑制土壤硝酸盐转化率,但这种抑制会恢复且最终促进硝酸盐的转化。综上所述,不同的外源添加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各不相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则表现一致,都不影响蔗糖酶活性,毒死蜱乳油和其活性成分(原药)都会抑制脲酶活性,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不影响脲酶活性,而三种外源添加物对其它种类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不一致。且田间推荐使用剂量的毒死蜱原药会抑制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推荐使用剂量的毒死蜱乳油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且试验中三种外源添加物的低剂量都不影响土壤硝酸盐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