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乃民生之本,并日益成为一个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近几年,曾几何时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受到了空前关注,成为集社会百姓、媒介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诚然,大学生就业无小事,它的顺利解决到对国家、社会、以及家庭与个人的和谐稳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在传播大学生的就业信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要在互联网上键入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几个字,马上会跳出几百万条相关信息,如此海量的宣传报道,无疑将形成巨大的舆论声势,不仅会影响到受众对大学生就业形态的认知,还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政府的决策。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报道进行研究,可以起到提高受众的认知和帮助政府制定决策的双重作用,更对媒体研究借鉴此类报道本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通过抽样统计的方法,对《中国青年报》在2010年中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报道(共计605篇,详见附录)进行抽取,应用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的框架分析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青年报》在大学生就业报道上的呈现方式,继而得出其特点和框架,并进一步探索这种框架背后的归因、弊端极其规避方法,试图为之后的相关报道做一个借鉴。
其他文献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整个传媒行业不断进步,原本泾渭分明、各自独立的媒体开始走向融合之路,尤其是在国家三网融合政策引导的背景下,网络电视开始兴起。其中人民电视作为传
在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整体式空调机组作为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入工作或生活场所.当夏季空气被冷却时,若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被冷却空气通过挡水板或交换器翅片时,
本文以Grunig卓越公关的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分析戴尔(中国)公司的传播管理。研究发现戴尔(中国)公司的企业传播部具备Grunig所提出的“卓越公共关系”的特点
2009年底至今,中国电视相亲类栏目复兴于各卫视频道,《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婚姻保卫战》等栏目不断刷新收视率,形成新一轮电视相亲类栏目的跟风。虽然栏目的互动形式
新一期《建筑工人》又读完了,总盼着下一期出版的日子.二十多年来一直如此,我发现阅读《建筑工人》早已成为我一份未曾更改的期待.之所以会这样,我想理由不外有四.一是她的清
期刊
自Web2.0以来, 以来,“链接”成为了新闻网站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对新闻网站的学术研究长期以来主要关注在报道的内容分析与多媒体使用程度这两大方面,而对新闻网站报道中的超链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了欧美主流文学界对莫言作品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基础,就是莫言作品在海外、西方世界,尤其是欧美的传播。本研究以创新扩散理论为主要框架,结合翻译学、
通过对卫生间洇漏质量通病的调查分析,发现造成洇漏的原因多数是因为施工中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一般卫生间的防水多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的复合防水做法,如果在施工中
公共关系和媒体关系的研究,在欧美都是立足于和产业接轨的。西方学者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在如何利用公共关系和媒体关系让企业用最少的代价尽可能多地树立在大众心目中的正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