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赋予与形象重构:身体受损边缘人群的身份建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兼具普同性和特殊性的个体,换而言之,我们与他人的不同本身就是最为平常的存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异质往往因其“可见性”而被标明和强化,从而引发个体生活状态的转变,将其推动到边缘性的生活处境之中。本文在文献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重构身份的艾滋病人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边缘身份建构”的概念和研究议题,并试图立足与此,对“结构-行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调查发现,边缘身份的建构往往始于社会力量的创造和强加。依托于主流知识体系及其衍生的权力体系,社会建构生产出污名化的叙事体系,并试图“归置”异质性的社会成员,从而营造主流叙事体系下的污名身份。在艾滋病人身份的社会建构过程中,他们分别受到医学知识体系的“专业”界定、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行政隔离、传统文化作用下的道德审判和道德质疑、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情景中的社会排斥。这些结构上的力量相互交织、共同作用、营造了一种“身体病弱、行政弱势、道德危险、生活异类”的“艾滋病人”身份,并武断而强势地加诸于每个艾滋病毒感染者身上,其本质是一种污名赋加。于此同时,具有反思性、非决定性和社会性的行动者积极予以回应,调整、避开或抗拒结构力量的建构,以建构符合自身特殊情境、满足自己适应需要的具体身份,边缘身份的建构因而出现调整甚至转向。以艾滋病人为例,他们或者自我归类于其他身份(“正常人”),或者调整身份建构的方向和比例(身体上的病人,社会中的正常人),或是转而抗拒和反转赋予身份的污名属性(承认并强化疾病异质但扭转其文化意涵),从而减轻甚至改变了结构的污名赋予,代之以能动性、自主性和策略化的身份选择和自我呈现,这种结构力量和行动力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边缘身份的建构是二者妥协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艾滋病人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中,宏观的结构力量与微观的行动力量作用于话语权与信息控制、文化衡量与身份弥补和组织化与社会力量的生产三个方面,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博弈是艾滋病人身份建构的核心机制。最终,一种“合理异质”的边缘身份得到建构,身体受损群体在边缘中实现了适应和发展。
其他文献
探地雷达是在隧道衬砌健康检测、隧道超前预报等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物探工具。它以无损、高效、分辨率高的特点深受工程人员的亲睐。然而,在我国探地雷达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结合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现代科技与人的关系,从两个方面论述大学英语教学“以人为本”的问题,即学校应首先创设一个宽松、包容的人文环境,尊重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其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的推进,为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带来了希望。但是在义务教育的学校内部,教育公平问题被忽视。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校内
我国的税务服务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由于理论准备的不够充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再加上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当前税务服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
反思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境况,阅读教学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与提升的“瓶颈”。面对当前中学阅读教学存在着的种种弊端,我们不应一味抱怨,而应该努力找出其中的症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剧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电视剧理论也伴随着电视剧创作的复苏发展起来。70年代末,在文艺创作刚刚复兴的年代,我国的电视剧美学批评还稍显薄弱
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可能会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造成潜在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时点为分界线,对比分析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是方方面面的,主要体现在家长在孩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伊始,在丰岛海战中受雇于清政府的英国商船“高升号”在向朝鲜牙山运兵途中,被日舰“浪速号”击沉。当时中国与日本在朝鲜问题上矛盾尖锐,使本就谋求东亚利
错误交易尤其是明显错误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重大,明显错误交易在数量、价格等方面的重大误差对证券市场正常交易赖以实现的交易信息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给证券市场以及相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