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晶态合金具有强度、韧性以及耐磨性能优于普通晶态金属材料,耐蚀性好,磁抗小等优点,倍受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但是非晶态材料只有在非平衡条件下才能形成,加工难度大,阻碍了非晶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具有极高的加热速度和喷射速度,等离子喷涂产生的离子喷焰有较高的温度梯度,为非晶态合金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向兴华等人已经成功地利用等离子喷涂方法使用非晶态合金粉末制备出了非晶态涂层,但直接使用晶态合金材料利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非晶态合金还没有报道。针对目前非晶态研究的实际,本文研究利用棒材等离子喷涂法制备非晶态合金粉末或涂层。为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为等离子喷涂法制备及应用非晶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本课题采用GP-80型等离子喷涂设备,将合金棒材在自制的送棒机构中送至等离子喷枪的枪口前,通过等离子焰流将棒材熔化并喷射到旋转的紫铜辊上制备片状非晶态合金粉末,喷射到粗化的紫铜和Q235钢基体上制备多种成分的非晶态合金涂层,通过实验优选了等离子棒材喷涂的工艺参数,采用X射线衍射仪、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差热分析仪等对涂层的组织、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晶化温度等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对喷涂过程中棒材雾化粒子的加热加速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棒材等离子喷涂的方法能够制备出高非晶含量的非晶态合金涂层和非晶态合金粉末,显微硬度达957HV25-1187HV25;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达30Mpa左右,涂层与基材结合机理为冶金结合与机械结合相结合的结合方式。采用Fe79Si10B11、Fe80P13C7和Fe72Cr8P13C7合金棒材制备的非晶态合金涂层晶化温度分别为531℃、433℃、459℃,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等离子喷涂粒子速度、温度的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流体动力学、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对流传热模型来模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粒子的温度、速度是可行的。通过模拟可知:等离子喷涂过程中粒子加热加速的时间较短;粒子在飞行过程中速度梯度和温度梯度较大。棒材等离子喷涂时,直径为20μm的粒子在冷却基体表面冷却速度达1.612×108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