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水吸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氧化物薄膜和金属团簇/金属氧化物薄膜体系在半导体光电材料、催化反应、气体传感器、金属防腐、磁性存储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对金属氧化物薄膜和金属团簇/金属氧化物薄膜体系的基础和创新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了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紫外光电子能谱(UPS)、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低能电子衍射(LEED)等超高真空表面分析技术原位研究了金属氧化物薄膜的生长及其水吸附行为。   通过氧化预沉积在Mo(100)表面的锌膜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锌薄膜,研究了氧化锌薄膜生长条件对其化学组分的影响,发现符合化学计量比的ZnO薄膜的形成需要适中的温度和超过某一阈值的O2压强,在3×104 Pa O2气氛中,在400 K退火温度下获得了符合化学剂量比的ZnO薄膜。氧化锌材料的Fuchs-Kliewer声子频率随氧含量的降低产生红移。这项研究对于控制ZnO材料的化学组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研究了ZnO薄膜在Fe2O3和MgO表面的生长。首次报导了Fe2O3缓冲层相对于传统MgO缓冲层对ZnO薄膜质量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对改进ZnO材料生长工艺有较大的意义。   研究了水在Pd/MgO(100)/Mo(100)体系表面的吸附行为。发现Pd/MgO(100)/Mo(100)表面低覆盖度的Pd的价带结构呈现非金属特性,展现出Pd颗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在Pd/MgO(100)/Mo(100)表面解离吸附的水量依赖于Pd的覆盖度,其中0.5 MLE Pd覆盖度最利于水的解离。Pd/MgO(100)/Mo(100)体系表面吸附水的解离对Pd覆盖度的依赖归结为MgO(100)薄膜表面的缺陷和Pd颗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对体系表面化学活性的改变。
其他文献
在HIRFL-CSRm的强子物理谱仪(HPLUS)中,电磁量能器(EMC)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计划中的电磁量能器将使用CsI(T1)晶体搭建,主要用于高能γ射线和电子的探测,共需要约1020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了细胞中的很多过程.这些过程包括蛋白质的翻译,修饰,细胞循环的控制,信号的传导等。理解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当今生物学中是一个关键性的课题,同时
纳米限制磁电阻材料由于其丰富的物理内涵和巨大的应用背景,成为了自旋电子学的最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制备薄膜,利用多种先进的微加工手段加工制备了几种
在本论文中,主要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CuO纳米棒和α-Fe2O3纳米棒,通过XRD、SEM和TEM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气体敏感和光电响应特性,并研究了片状ZnO阵列的场
本文讨论了视界的热力学理论及其在宇宙学以及推广的引力理论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中的视界结构和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视界附近的爱因斯坦方程之间
本论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综合运用透射电子显微学和相关技术分别研究了II-VI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质和生长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一种特殊形貌的ZnO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是一种光电化学电池,自从1991年瑞士科学家Gratzel教授报道了第一个高效的DSCs后,这种太阳电池就因为它较高的性价比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普遍关
近几年兴起的自旋电子学同时利用了电子的电荷和自旋作为载体处理信息而具有许多比传统半导体更优越的性能,目前已经找到一些自旋电子学材料但由于各种原因还难以实用化,因此需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此外石墨烯还具有透过率高、柔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等优势,因此石墨烯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
自旋电子学由于其丰富的物理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利用电子束曝光技术、金属沉积和溶脱(Lift-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