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半导体相关的磁性材料物性的第一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兴起的自旋电子学同时利用了电子的电荷和自旋作为载体处理信息而具有许多比传统半导体更优越的性能,目前已经找到一些自旋电子学材料但由于各种原因还难以实用化,因此需要寻找理想的半金属铁磁体并对它们进行物性研究,同时还需要对已有半导体材料进行研究改进它们的半导体特性并开发其新功能。本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法研究了与半导体相关的半金属(half-metal)和稀磁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电子和磁特性以及单轴压应变对半导体Si中空穴迁移率的影响,阐明了相关的材料结构和材料物性及其功能的关系。   通过计算研究了闪锌矿结构磷系化合物在晶格形变下的稳定性及半金属特性,发现MnAs、CrAs和CrSb在品格形变下稳定,而其他闪锌矿结构的磷系化合物不稳定,本文理论结果与实验(只有这三种晶体被制备出来)一致,同时发现CrAs和CrSb在很大的晶体形变时仍具有半金属铁磁性,预言有希望制备出具有半金属铁磁性的薄膜状或层状的CrAs和CrSb。   本文还对Cr和Mn替代纤锌矿和闪锌矿AlN中的Al后得到的氮化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得到的氮化物均具有半金属特性,其中六角相结构的MnAI7N8的半金属能隙可达1.29eV,通过系统研究阐明:磁性原子在AlN的半导体能隙内引入杂质带,由于d电子交换劈裂和pd杂化产生了半金属铁磁性。   为了深入了解稀磁半导体的磁性,本文研究了Cr在AlN中的稀掺杂问题,发现其中的N空位趋向于靠近Cr原子并通过对Cr的影响使体系磁矩增大,实验上也证明了N压力小时生成的N空位对磁性有增强作用。本文还对MOSFET中半导体Si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单轴压应变下Si价带重组能提高纳米尺度的MOSFET的空穴迁移率。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基于非晶氧化硅和氮化硅基质的纳米硅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内容主要包括:   1.利用PECVD系统制备纳米Si-in-SiOx复合薄膜。研究退火对光致发光性
本论文主要研究用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DC SQUID)采集的心磁数据中噪声的消除方法。   论文首先介绍生物磁信号特别是心磁信号的产生和特点及噪声处理的重要性。接着介绍
本论文主要研究(Sr,Ca)xCoO2系统的热力学和输运性质。钴氧化物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此体系中由于出现超导电性、磁有序、电荷有序等丰富的物理性质而引起了人
在HIRFL-CSRm的强子物理谱仪(HPLUS)中,电磁量能器(EMC)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计划中的电磁量能器将使用CsI(T1)晶体搭建,主要用于高能γ射线和电子的探测,共需要约1020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了细胞中的很多过程.这些过程包括蛋白质的翻译,修饰,细胞循环的控制,信号的传导等。理解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当今生物学中是一个关键性的课题,同时
纳米限制磁电阻材料由于其丰富的物理内涵和巨大的应用背景,成为了自旋电子学的最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制备薄膜,利用多种先进的微加工手段加工制备了几种
在本论文中,主要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CuO纳米棒和α-Fe2O3纳米棒,通过XRD、SEM和TEM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气体敏感和光电响应特性,并研究了片状ZnO阵列的场
本文讨论了视界的热力学理论及其在宇宙学以及推广的引力理论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中的视界结构和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视界附近的爱因斯坦方程之间
本论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综合运用透射电子显微学和相关技术分别研究了II-VI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质和生长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一种特殊形貌的ZnO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是一种光电化学电池,自从1991年瑞士科学家Gratzel教授报道了第一个高效的DSCs后,这种太阳电池就因为它较高的性价比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普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