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既是经济增长和改革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又是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创新性和多元性,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中小企业自身规模、管理理念和抗风险能力的局限性也制约着其可持续性发展。融资困难、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正困扰着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微企业。在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和大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如何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就显得尤为关键。近些年,从国家到地方层面,接连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鼓励自主创业创新的政策法规,充分反映了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与此同时,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要想更好的解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境,政府需要彻底转变观念,以服务市场经济为原则,放权简政,细化服务,从中小企业内部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地域发展现状,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定位,创新服务举措、开拓帮扶思路,并联合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本文详细阐明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换,表明了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分类列举出了国内外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机构设置和政策措施,在比较的过程中找到先进政府服务方式的发展趋势。为了更细化的阐述相关政策和提出建议,本文以武汉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着手,通过数据统计和历史资料展示了武汉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地位及潜力,阐明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对经济产值、提升就业率、税收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提出了武汉市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详细列举了武汉市各级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推行的政策法规和有特色的举措,分类归纳和总结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可借鉴性以及不足之处,并试图探究其中阻碍相关政策制定和有效执行的原因。最后,本文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