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中湘江污染治理的法制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江是长江七大重要支流之一,它自南向北流经湖南永州、郴州、衡阳、株洲、娄底、湘潭、长沙、岳阳等8个地级市,67个县级(市、区),被称为湖南的“母亲河”。它为湘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流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湘江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流域污染日益严重,流域污染问题正在成为制约湘江流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目前关于湘江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法律体系表面上看已经比较完备,既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又有地方性法规如《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等,但在实践中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法制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本论文首先结合我国流域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状况,以及两型社会建设中湘江概况,从湘江流域污染治理机构、政府间协商合作治理、公众参与、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法制建设不足。然后通过介绍美国田纳西河、日本琵琶湖、德国莱茵河治理的法制建设经验,以及国内黄河、苏州河治理的法制建设经验,以期为完善湘江流域污染治理法制建设提供借鉴。最后论文在借鉴国内外流域污染治理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法制建设的静态的制度建设和动态的制度执行二个方面相结合出发,同时把多中心合作治理理论和协商理论运用到湘江流域污染治理法制建设中进行专门研究。提出了建立湘江污染治理法制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健全湘江污染治理科学决策的法制建设、完善湘江流域治理机构的法制建设、完善湘江流域政府间协商合作治理的法制建设、完善湘江污染治理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完善湘江流域污染治理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等六个方面法制建设路径的具体法律构想,以期为治理湘江流域污染问题提供有益的法律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发展经济,特别是优质经济成为各级政府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的现状下,地方发展经济、提高GDP通常的三种方式是:投资、出口、消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清水塘工业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也经历着飞速的发展,但随着近年来人口三大高峰相继的来临、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所消耗的资源大量增加,人口密度高度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的全面实施,对全面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境况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表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明显改善了乡村教师的生活境况,为改善乡村教师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导力量。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有效的融入城市生活,就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为了实现ZnO在光电器件上的应用,制备出稳定的、可靠的高质量p型ZnO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纤锌矿结构的ZnO本征是n型半导体,很难掺杂形成p型半导体。目前,p型ZnO的研究主要集中
气象卫星光谱图像是气象科学和环境遥感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而图像配准是气象卫星图像数据应用的前提。文章针对气象卫星光谱图像的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ourier-Mellin变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城市中“人与车”之间矛盾等交通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也逐渐凸显。国内的城市建设往往注重城市的建设规模
第一部分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研究【目的】通过多项认知域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分析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各种测试方法对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