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开始运用产业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促进产业成长和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呈现卖方市场的特征,中国经济的供求不平衡表现为供给小于需求,既有总量的不平衡、又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要通过对短线产业追加投资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消除短缺,缓解瓶颈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制约。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经济的总供求不平衡状况得到有效缓解,逐渐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征,但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增量调整,另一方面采取政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存量调整力度;此外,还采用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和产业布局优化,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成长和经济增长。这些政策的效应如何,产业政策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政府和经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中国产业政策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对产业政策的争论持续不休。经济学家对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存在很大的分歧,产业政策是一个来源于实践的事物,可以说,回答产业政策必要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政策的效应如何?在这个意义上,对中国产业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研究不仅具有实践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经济政策理论。本论文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宏观经济及产业经济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统计学、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定并实施的产业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论文对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构建了一个可行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价体系框架。运用这个评价体系,首先分析评估了产业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接下来分别分析评估了产业结构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产业组织政策对规模经济和产业效率的影响、产业技术政策对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效应、产业布局政策对产业布局优化的作用,从而得出了中国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总体结论。在分析阐述中国产业政策效应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条件下增强中国产业政策效力的对策建议。本论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效应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强调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较为可行和相对完整的产业政策评价体系框架。论文主要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构建了一个较为可行和相对完整的产业政策评价体系框架;二是在这个评价体系框架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除导论外,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主要阐述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在第1章里,讨论了产业政策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研究范畴,阐述了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和产业政策评价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铺垫。在第2章里,主要阐述了产业政策效应评价模型与方法,并说明本研究使用的方法。第二部分为第3章,这一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回顾,梳理和阐述了各个时期产业政策的背景、目标和工具,目的在于增进对中国产业政策框架的理解和认识。第三部分为第4-8章,对中国产业政策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第4章主要分析测定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并且从经济增长的结构驱动角度分析测算了资源配置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基本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意图,说明产业政策手段有效地影响了资源配置,但资源总配置效应不高,说明产业政策资源配置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第5章主要分析测定产业结构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重点是运用一系列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评价指标来评价产业政策的结构升级效应,并以农业为例研究了倾斜产业政策的产出效应与收入效应;第6章分析测定产业组织政策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产业生产效率效应,主要运用产业集中度指标分析各行业规模经济的变化,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产业生产效率,揭示产业组织政策对规模经济与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第7章分析测定产业技术政策对提高产业科技进步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并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揭示产业政策对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效应;第8章分析测定产业布局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说明产业政策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第9章,第三部分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总体结论,那就是中国产业政策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应。本章分析制约和影响产业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提出在新的条件下增强中国产业政策效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有:首先,对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构建了一个可行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价体系框架;其次,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统计学、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别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了产业政策效应的总体结论。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产业政策效应的总体结论,避免了政策效应评价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使得研究结论更为可靠。这样全面地分析评估产业政策效应不仅富有挑战性,也有很大的创新性;第三,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对产业政策效应进行实证评估和分析。例如,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前沿方法如VAR和协整方法等对产业政策效应进行检验,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产业技术效率进行评价,扩展了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方法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