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抗裂性能的研究

来源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h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交通量的急剧增加,重载交通的不断发展,对路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沥青混凝土路面已成为公认的行车舒适度高、路用性能优越而被广泛使用。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现象,尤其是位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低温开裂问题,始终是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沥青路面由于温度骤降或温差较大,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而产生裂缝。低温缩裂在中国北方地区是十分普遍的。它严重危害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是目前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以前,对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SBS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凝土中加入纤维如:钢纤维、石棉纤维,或者通过改善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以及施工工艺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裂性能。国内近几年来的新建路大多采用SMA沥青混凝土路面。但是,目前的SMA路面所使用的纤维以木质素纤维为主,作为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木质素纤维的聚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则很少使用,尤其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复合掺入SMA沥青混合料中,则更是少有人进行尝试。本文主要是根据复合材料的理论,在SMA沥青混凝土中尝试加入包括木质素纤维在内的三种纤维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有机纤维是一种抗拉强度很高的弹性材料,它的掺入将使沥青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使其抗拉、抗裂性能得到改善。本文采用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木质素纤维做正交设计,通过劈裂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混杂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北方寒冷地区的适用性,尝试利用混杂纤维进一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裂能力,减少寒冷气候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
其他文献
论文以中国文人写意园中文人画对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文献以及调研等手段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溯源文人写意园的产生、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
本文追溯了福州路17—19号——这栋外滩现存最早的建筑的由来,论述了其历史变迁和所处历史环境的沿革;在对建筑功能演变、形式蜕变、用户更替的分析中,发掘其发展变化背后深藏的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大类别。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占有相当的比例,但由于它的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涉及面广,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加之一些因素(如落后的教学观念、功利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对人的认识和管理从来都是企业管理实践的首要问题,因此,各企业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绩效与薪酬管理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整体目标的实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市场化利率建模进行实证研究。阐明了开放经济条件不同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利率理论意义,初步探讨了利率自由化前后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和经济主体。
22q11.2区域泌尿系统畸形关键致病基因的初步筛查目的泌尿系统畸形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8‰,在全部出生缺陷中占第17位,且呈原因未明的上升趋势。从
石油作为高效清洁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近年来,国内石油需求强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内石油供应能力不能满足需求。如何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稳定供应,是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重
对端盖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和非对称弯曲工序的设计,设计了冲孔、落料、弯曲、切断复合模,实现多个工序复合。模具设计采用1模2件结构,左右对称、受力平衡,满足了现代生产高精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CCU病房护理中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CCU病房患者80例,根据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
"慎独"是我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的精华。慎独的前提是"居敬",实质是"重隐",目的是"为己"。慎独开拓了个体的精神空间,对于培养个体道德情感、坚定个体道德信念、提高个体道德自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