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速度计挠性零件的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onk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细电解加工技术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微细电解加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加工方法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的难切削金属材料微小型零件的加工制造问题。针对某军用飞机加速度计的薄壁挠性零件存在的加工难题(弹性材料难切削、结构尺寸微小成形加工困难等),利用微细电解加工方法对挠性零件上的矩形微槽和梯形状微结构进行了工艺研究,对弹性材料微结构的加工难题的解决和微细电解加工方法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在微细电解加工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弹性材料3J21的组成成分,选择了合适的电解液,并进行了工艺参数(加工电压、进给速度、脉冲宽度、电解液浓度等)对弹性材料电解加工精度影响的基础性实验,得到加工弹性材料所需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通过研究分析微细圆柱电极制作原理和成形规律,采用微细圆形孔在线电解反拷成形方法,成功制作出实验所需的工作段直径为10μm的多阶微细圆柱电极。在分析挠性零件结构的基础上,制定了梯形状微结构和矩形微槽结构的微细电解铣削加工工艺方案。利用微细电解行铣方法加工出了上底宽1.305mm、下底宽0.503mm、高为0.403mm的梯形状微结构。采用粗、精加工两个阶段进行了矩形微槽结构的微细电解铣削加工利用直径为80μm的微细圆柱电极通过行铣进行粗加工,并为精加工留一定加工余量;采用直径为10μmm底面绝缘的微细圆柱电极对矩形微槽的侧面进行环形精修,然后利用侧面绝缘的多阶微细圆柱电极对矩形微槽的底面进行平面行铣,成功加工出槽宽为150.6μmm、槽底厚度为10.5μm、槽底半径为10.3μm的矩形微槽。所加工的梯形状微结构和矩形微槽均满足设计要求。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微细电解铣削加工技术是弹性材料镍铁合金3J21材料微小结构的理想加工方法。该研究解决了某军用飞机加速度计挠性零件上微小结构的加工难题,可为同类或相似弹性材料微小结构的难加工问题解决提供借鉴,同时对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在四川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中,大坝边坡高度达到520多米,每级台阶高度大部分在30m以上,个别台阶高度甚至达到45m,为了保证高边坡的稳定和世界第一高坝基础的开挖质量,在本工程中采用预裂爆破进行边坡和拱肩槽预裂爆破的施工质量,则是重中之重。因此,对预裂爆破技术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理论研究和施工工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预裂爆破理论分析、施工实践经验着手,总结了预裂爆破技术在锦屏水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温室环境监控系统迅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在温室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作为新兴的网络监控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现自主数据采集、融合和传输。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真实的物理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改变着人与自然的交互方式。本文对温室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结合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温室环境监控系
研究区构造上处于彰武盆地张强凹陷七家子洼陷东北部。该区构造复杂,由于对构造特征、储层和油气成藏特征等缺乏深入认识,导致本区勘探开发工作进展缓慢。针对研究区存在的这
学位
子长油田枣湾区长6油层组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层,是现在油气地质研究的热点。在对储层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储层的评价分类,并进一步筛选有利的勘探区块,常常是低渗透储层实现
燃料电池轿车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汽车,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人们对于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悬置系统对整车NVH性能的重要影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共享单车系统日益普及,积累了海量的出行轨迹数据.在共享单车系统中,用户的借车和还车行为是随机的,且受天气、时间等动态因素影响,使得共享单车调度不平衡,影响单车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