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收敛分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2007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各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镇化水平也被各级政府作为权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互相协调的基础上,使得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城镇实际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等保持一致,强调“稳中求进”。因此,客观评价中国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优化新型城镇化格局、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入手,在反思传统用单一指标来度量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反映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从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诠释;运用空间自相关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水平以及经济城镇化水平、社会城镇化水平、生态城镇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等近十年来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规律做了分析;针对东西部城镇化发展呈现出的不平衡态势,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做了相关的收敛分析,旨在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均衡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性建议。本文基于2003-2012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和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价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结合ESDA-Arc GIS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β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城镇化均值表现为东部>全国>中部>西部,增长幅度表现为西部>全国>东部>中部。(2)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在区域差异的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次变化规律,而且高水平地区空间分布与国家级和部分区域级城市群空间分布高度拟合。(3)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变化规律。(4)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β收敛,在增加空间因素后,城镇化水平的绝对收敛速度明显加快,稳健性也大大提高,从条件β收敛分析来看,人均GDP和非农人口比重2个因素是促进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经济增长与市民化的空间联动是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云南省地球学会成立于1987年7月,现有会员751人,一个是跨系统的横向的理科学会.从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严峻形势,加之挂靠单位云南大
当前的WebGIS系统普遍存在数据可重用性差、客户端通用性差、对平台的依赖性强、开发复杂度高等问题,需要引入新的技术来进行改进。目前计算模式和程序设计模式领域己经发生了
及时准确的掌握鄱阳湖水域的变化,有助于正确评价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该区域水资源变化的影响,为合理配置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水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
自今年始,有了新闻教研机构推荐报送这条通道,中国新闻奖的推荐范围扩大了,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不再受到名额指标的限制,似有更多的活水流来,好作品多了,就有可能好中选好,优
针对不完备信息决策系统中信息引起的不相容性的问题,引进包含度,提出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的可变粗糙集模型,并研究其相关性质.通过对限制容差关系的可变粗糙集模型和限制容差关
台风是世界上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所处的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台风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同时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台风、获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广度和强度空前加剧,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失调。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和发展(Develop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旅游活动消费特征,将生态足迹分析法应用于旅游景区生态足迹研究领域,以拓宽不同尺度下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范围为目的,以文献分析法、野外考察与社会
住宅是人的最基本生活用品之一。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住宅生产就一直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基本内容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城市的出现,商品化的住宅生产逐渐成为城市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于是,教学中的“拓展”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拓展语文课堂,就是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它实质上是一种由低级向高级的挑战。适当的拓展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可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富有活力,又要让教学走出教材、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