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意义成因的整合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寓言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寓言故事中人物种类繁多,情节生动,言简意赅且寓意深刻,但是,其深刻寓意的理解和应用,常给读者带来问题和麻烦。读者由于没有准确理解和把握简单寓言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不了解寓意的生成和人们思维概念体系存在紧密的关联而别无选择,只能机械依据单词或句子表面的意思理解表层含义。鉴于寓言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许多学者投身于此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包括文学,修辞学,翻译和教育学,但在概念整合领域研究不多。本论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寓言寓意的理解进行分析。在寓意的理解过程中,各个输入空间的框架及元素经过各种形式的映射,有选择地从各输入空间投射到整合空间,加之背景区中的因素影响,经过组合、完善和精制三个过程,生成各个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创意义即寓言的寓意,通过逐步反映这一理解过程来分析人们理解寓言寓意时的内在心理运作机制。最后,通过概念整合的网络模式进一步显示了新创意义的深层含义。本文分析了六篇批评性寓言并展示了寓意产生的全过程,通过新创意义产生的过程和概念整合网络结构对新创意义进行认知阐释。研究表明,寓言寓意成因结果主要体现在概念整合所形成的新创意义中。本文为寓言寓意的成因和理解提供了理论进路。
其他文献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建设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怎样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笔者认为坚持科学发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将隐喻研究扩展到了词汇语法层,实现了隐喻研究史上的突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语法隐喻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并得到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重点由研究“如何教”转向“如何学”,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受到研究者们的极大的关注。研究者们发现了许多因素影响学习者对策略的使用,特别是成绩和策略的
作为诸多世界英语的一种新形式,当今“中国英语”已引起学者和专家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从发音,词汇和文本层面探讨“中国英语”是否是一种客观实在或语言变体。实
本论文旨在梳理作为接受美学重要奠基人之一的德国批评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接受美学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以读者为导向的批评理论一直处于攀升状态,它认为读者才是被
一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它是改革开放的先导。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涉及
词汇是语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语言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最近的调查表明在中国高校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是相当令人失望的。本文旨在找到词汇教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病变患者93例、
《人民日报》发表陈志尚、任青的文章指出,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应该弄清楚“人”和“本”的基本含义。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
本文围绕“中国英语”,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分四章来论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国英语现象的特征、定义、以及对教学的要求和启示。 第一章回顾了中国学者的“中国英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