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2nm工艺的SRAM单端灵敏放大器的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在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 C)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灵敏放大器(Sense Amplifier,SA)具有检测小信号摆幅并实现快速放大的功能,使其成为了SRAM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对SRAM的性能、功耗具有重要影响。低电压下,出现单端读出结构的存储单元,差分SA结构与之不兼容,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单端SA。本文首先对常见的差分SA、单端SA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针对传统的伪差分型SA失调电压过大且需要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消除参考电压的伪差分型SA,通过检测并存储SA失调电压极性,使得失调电压相比于传统的伪差分型SA降低了一半,且消除了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带来的设计复杂性。随后,利用反相器翻转点附近的高增益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半电压预充型SA。该方案仅需要几十毫伏的电压差即可完成检测,且消除了电容耦合型SA的耦合电容,有效降低了SA面积。最后,对灵敏放大器噪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提升阵列电压的BOOST电路,该电路不仅提升了存储单元的稳定性,而且加快了位线放电速度。本文基于TSMC 22nm CMOS工艺,以消除参考电压的伪差分型SA为核心,设计了一款容量为512×32的SRAM,并通过后仿真功能验证。后仿真结果表明:在0.6V和0.9V下,本文SRAM的读延时分别为2.12ns和430ps。和传统方案相比,本文SRAM的读延时在0.6V和0.9V下分别降低了42%和25%。在0.6V和0.9V下,本文SRAM的读能耗分别为1.62p J和3.45p J。和传统方案相比,本文SRAM的读能耗在0.6V和0.9V下分别降低了17%和13%。在同等复现条件下,本文SRAM相比于近年发表文献中的SRAM具有更优的读延时和读能耗指标。
其他文献
具备耐压能力强、高频性能、易集成等诸多优点的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LDMOS),在功率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新能源、5G通信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兴起,推动LDMOS器件向高耐压、低功耗方向进一步发展。但是传统LDMOS器件受限于硅材料的理论极限,无法满足应用系统对低导
学位
学位
在现代社会,材料化学中新分子探索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而材料创新是许多近期技术进步的关键驱动力。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发展,以开发出具有新颖用途、更低成本和更好性能的化合物。本文围绕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子图生成对分子生成及目标优化任务展开研究,着力于提高生成分子和目标优化的性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分子的两种表示形式:文本表示法和图表示法,对比讨论了它们的机制、特点以及优缺点。介绍
近阈值下时钟树设计包括拓扑设计和缓冲器插入。在近阈值下,由于晶体管延迟及其波动相比常电压显著增加,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时钟树,其拓扑设计通常采用对称时钟树结构。而缓冲器的插入设计成为进一步优化时钟树各项指标的关键。目前,相关课题的研究主流的做法是在限定了缓冲器尺寸的前提下,探索插入位置的最优解。而本文认为:限定缓冲器的尺寸后再做缓冲器限制了时钟树各个指标提升的空间,面向缓冲器库的联合优化缓冲器尺寸和
学位
学位
基于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Single Photon Avalanche Photodiode,SPAD)的近红外单光子探测技术,逐步向着结构更简单、检测更高效的方向发展,通过降低SPAD的暗计数和后脉冲概率,有效提高了光子探测效率与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窄门控检测的单光子探测技术,利用极短的门控可探测窗口,能够对光子触发的雪崩信号进行快速淬灭,确保SPAD工作的可靠性,能有效提高信息的传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