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闭合性肺创伤的胸部CT影像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10例住院治疗的闭合性肺创伤的胸部CT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①创伤后肺内实变110例:局灶型41例,其中32例分布于胸壁下,9例非胸壁下;广泛型69例,包括背部为主12例、散在多发13例、单侧实变17例和弥漫分布27例。不同类型的肺内创伤实变与肋骨骨折的关系不全相同:胸壁下的局灶型、单侧实变的广泛型与肋骨骨折关系密切;而非胸壁下的局灶型和弥漫分布的广泛型则多不合并肋骨骨折(P<0.05)。②创伤后肺内空腔33例53个:36个位于胸壁下,17个非胸壁下;41个空腔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其他病灶包括不规则形7个、大囊周围环绕小囊4个、囊内分隔1个,多平面重组后显示这些病灶大小囊相通成形态不规则的空腔,不规则形空腔最大径显著大于圆形/类圆形组(P=0.000)。随访复查显示:气囊、气液囊可无变化直至消失,也可相互转化,或者在2~7天内发展为血肿,在11~82天内消失;空腔周围肺组织实变多在15天内吸收;大量液气胸(4例)/肺组织实变加重(1例)可使空腔缩小或消失,在肺复张后,空腔亦恢复;所有病灶复查中均未继续增大。③创伤气胸60例:中~大量气胸19例,单侧实变的广泛型多合并中~大量气胸(P<0.05);少量气胸41例。结论①螺旋CT并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可较好的观察闭合性肺创伤的形态、分布等特征;②闭合性肺创伤与肋骨骨折不全相关,具有与其不全相同的损伤机制。③创伤性肺假性囊肿具有自限、自愈的特点;气囊、气液囊、血肿是其在不同演变时期的表现;创伤史、特定的发生部位、周围肺组织实变及随访复查所示的演变规律提示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