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iori1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公益诉讼是公益诉讼的一种,是保护环境的底线,旨在保护和解决环境问题,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本次《民事诉讼法》新增第五十五条规定可知,现在受到法律明确授权的公益诉讼主体主要分两类,即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被纳入民事公益诉讼范围的行为仅限于污染环境等侵害公共利益的情形。本文将以这两类公益诉讼主体为出发点,同时借鉴国外公益诉讼制度相对成熟、先进的司法和立法经验,分为四部分,深入详细探讨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重大影响和存在的一定缺憾。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对其定义的概述,诸多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关键是对公益诉讼主体问题存在很大分歧。对被赋予诉权的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美国、英国和日本等法律均有不同规定。美国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私人检察长制度,英国建立了检察长制度,规定英国的检察长能够以从当事人或者主当事人的身份启动、介入环境公益诉讼。日本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保护环境公共利益,规定法务省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法律援助。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机关进行明确规定,致使我们不知究竟哪个机关能够启动环境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目前已经得到大多数人认可,而行政机关能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是目前争论的焦点。通过大量分析,本文认为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均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对于有关组织的在公益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德国、意大利及印度等国进行了相应规定,以德国对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规定最为完备。我国对组织的规定从法条可以看出,规定相当模糊,本文认为,为了更好保护环境,组织不仅包含专业的环保组织还应该充分利用其它公益组织的优势。本次法律修改将个人排除在外,结合国外对个人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现状看,目前美国对个人提起公益诉讼规定较为完备,建立了“公民诉讼制度”,其他国家如日本、德国和英国等也对个人在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地位进行了规定,但从这些国家的司法实践看,个人提起公益诉讼还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因此,结合国外制度较为完备的各国对个人公益诉讼主体的态度,并基于我国现有国情,本文认为,我国个人暂时还不能满足公益诉讼主体资格要求,但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个人被纳入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并不是空谈。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国际化,网络恐怖主义活动日益崛起。恐怖分子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隐蔽性等特征对国家及国际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侵害,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了
故意杀人罪是非法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的犯罪。对其适用剥夺生命的刑罚,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考察中外古代的刑法史,发现历代各国对故意杀人罪在适用死刑方面,都有
当今社会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方面上,更多的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领导者作为企业的一个带头人,对企业经营管理非常重要。很长一段时间,变
公安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依
创业板IPO超募融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其已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本文结合我国创业板IPO超募融资问题发展的现状,从监管体制及利益相关者角度探索超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处在亚健康的状态,我国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大众体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家门,自发性进入体
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心理健康是一个能够进行正常社会活动参与与从事的重要前提,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实现的重要机构,在企业运营与管理中,在职工心理健康培养和管理方面也
热反射技术是一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及道路表面降温的主动冷却技术,国内外很少对此技术在多年冻土区道路热保护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多年冻土区气候及工程环境特点,综述了热
专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设计以探究主题选择、学习时空和考核评价的开放
本文对文学史上两部戏剧作品《茶花女》和《日出》的主人公玛格丽特和陈白露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她们各自基于姐妹情谊的道德意识觉醒对男权社会的解构和颠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