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处在亚健康的状态,我国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大众体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家门,自发性进入体育公园强身健体,这便对体育公园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建设“以人为本”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公园。本研究以福州市不同体育公园的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植物构成方面入手,对福州市绝大多数体育公园的植物种类和景观构成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大众对体育公园中不同类型景观的偏好程度,并且利用景观美景度评价方法(SBE法)进一步对体育公园不同景观进行景观美感评价,分析总结了福州市体育公园景观差异性和不同处,探讨了福州市体育公园景观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景观建设的可操作性建议和改进方式。纵观全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体育公园的发展概况以及发展特点,明确了体育公园的相关概念,总结了福州体育公园的特征,对福州现有的体育公园类型进行了分类,通过对福州体育公园的综合分析找出福州体育公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较深的层面上认识福州体育公园的建设现状,并指出其构建对策。(2)福州体育公园植物造景主要是有人工栽植的模仿自然的植物群落,其植物种类涉及187种,分属于67科,126属。在91种乔木类植物中,有32种落叶植物,59种常绿植物,其中以棕榈科、豆科、桑科、禾本科、蔷薇科的种类较多。榕树、桂花、垂叶榕、高山榕、锦绣杜鹃、黄金榕、红花继木、鹅掌柴等植物在福州的体育公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运用这些植物种类以及不同的配置形式,构建了乔灌草、乔草、乔灌等复层植物群落,营造具有福州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提供绿色时尚的天然“氧吧”。(3)福州三种类型的体育公园中的景观问卷调查和SBE景观评价法分析表明公众对市域型体育公园景观的偏好度>区域型体育公园景观的偏好度>社区型体育公园景观的偏好度。(4)根据福州多个体育公园的实例研究提出福州体育公园建设的构建对策:植物造景遵循自然规律,选择乡土树种,运用孤植、对植、群植等多种配置方式,充分使乔、灌、草、藤等多种植物相结合,构建相对稳定的乔灌草藤、乔灌草、乔灌、乔草等多种复层种植结构的植物栽植群落。通过多种方法,构建多种植物空间,满足多种运动活动的要求。同时运用植物的种类和配置方式传达现代体育的文化精神和福州特有的地域魅力,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针对福州体育公园的道路广场景观的设计要丰富道路形式,主要采用迂回自由的道路布局,将居民的运动和游憩相结合。体育公园的运动场地及运动设施的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设计环节,主要注重运动场地与周围环境、整体风格、植物景观等融合协调统一。布局要合理,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运动需要。运动设施应该考虑功能的全面性、新颖性,以及设施的使用程度和养护管理等方面。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应该注重较强的实用性,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衬托体育公园的主题性,增加亲切感和生活气息,本身成为体育公园的主要欣赏景观,增加大众的触觉体验。本文通过对福州市的体育公园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对其植物景观建设和景观构成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研究公众对体育公园景观满意度认知,同时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其进行评价,以此总结福州体育公园景观的特征以及优劣势,并提出合理的构建对策,为体育公园景观建设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可操作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