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胁迫下小球藻磷吸收代谢中光系统Ⅱ的光合响应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hao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与生物效应成为近年来环境化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纳米银(Ag NPs)是一种应用品种最广泛的纳米材料。藻类因其生长繁殖速率快、易于培养及其光系统II(PSII)对外界环境胁迫极为敏感,常被作为评价污染物环境生物效应的模式生物。研究Ag NPs胁迫下藻细胞磷吸收代谢中的关键机构叶绿体PSII体系的光合响应,有利于深入了解Ag NPs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本论文以水环境中常见的单细胞绿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作为受试藻种,观察Ag NPs胁迫下小球藻的细胞及光合机构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不同磷浓度下小球藻光合响应参数叶绿素自发荧光、PSII光合放氧活性等,评价了磷吸收中Ag NPs对小球藻光合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代谢组学考察了Ag NPs胁迫下小球藻与光合响应相关的磷代谢组学变化。本论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1)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观测结果表明,Ag NPs胁迫下,小球藻细胞尺寸减小,细胞壁发生褶皱并向内凹陷。与对照组相比,随着Ag NPs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基粒堆叠松弛并出现“脱堆”的现象,PSII颗粒数量减少,直径减小且排列发生紊乱。藻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Ag NPs对小球藻的PSII颗粒在类囊体上的堆叠数量及排布整齐程度产生不利影响,对藻细胞及其叶绿体超微结构造成了损伤。(2)随着Ag NPs(0~0.20 mg/L)浓度增加,在实验周期内(7天)小球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作用,高磷培养基下该抑制作用得到缓解。无磷条件下小球藻几乎不生长,磷是小球藻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与OECD培养基正常磷(0.36mg/L)相比,高磷培养基(2 mg/L)中叶绿素a的含量在第7天受Ag NPs(0.20mg/L)的抑制率减少了19%,高磷促进了藻细胞对光能的吸收;0.20 mg/L Ag NPs处理后,叶绿素自发荧光强度在第7天时较对照组(0 mg/L Ag NPs)分别减弱了60%(高磷)和73%(正常磷),高磷促进了叶绿素的生成;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相比对照组均下降了69%左右,Ag NPs抑制了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进而干扰藻细胞相关的生理代谢功能;氢-ATP酶活性的抑制率(高磷)为55%,相比(正常磷)降低了11%,Ag NPs胁迫时小球藻在高磷条件选择性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更强;高磷培养基中小球藻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磷组,Ag NPs在高磷培养基中对能荷AEC抑制率为30%,比正常磷条件下低17%,表明磷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营养物质,高磷缓解了Ag NPs对小球藻新陈代谢的影响。(3)在Ag NPs胁迫下,小球藻细胞内共鉴定出33种发生显著性变化的代谢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代谢物有葡萄糖、果糖、肌醇、甘氨酸等,与对照组相比相对含量较高的代谢物有葡萄糖、蔗糖、甘氨酸等;叶绿醇的含量有所下降,肌醇的含量相比对照组降低75%。Ag NPs对小球藻的代谢通路产生了显著的扰动,磷酸肌醇代谢、卟啉与叶绿素代谢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下调。Ag NPs通过破坏藻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PSII的光合响应和类囊体膜的形态及参数,进而影响藻细胞对磷的吸收和代谢,最终导致藻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足细胞作为终末分化的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功能至关重要。足细胞内脂质异常聚集可引起细胞脂质毒性、损伤和凋亡,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黄连素(Berberine,BBR)作为一种从药用植物(如黄连)中提取的异喹啉生物碱,是临床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近年来发现黄连素还可降血脂和延
Lj-RGD3是日本七腮鳗口腔腺分泌物中获取的含有3个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的功能性蛋白,分子量为13.6kD,称为RGD毒素蛋白。Lj-RGD3蛋白具有抗血管新生、抑制血小板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是一类典型的优控污染物,具有内分泌干扰、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等多种危害,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
随着液压技术在军事、航天、海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越来越重视液压技术的发展。但是在高压、高干扰、高负载的场合,传统的液压系统很难满足性能要求,因此需要多个液压缸在工作中进行同步配合。如果多个液压缸在工作过程出现运动不同步现象,会大大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四缸同步电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应用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四缸同步系统出现不同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
国家环保部在201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基本概念,从此,社会上对城市内部与城市间的环境生态安全的关系问题逐渐清晰并开始受到重视,同时,城市群间的基于热
配流副是子母叶片泵的摩擦副之一,其油膜的压力分布以及所能产生的总承载力对配流盘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影响叶片泵的性能高低。对叶片泵配流副的研究通常只是将规律区域的压力分布罗列出来,并未考虑过渡区域的压力分布及其承载力,且未考虑叶片泵工作容腔内油液压力变化所带来的周期性影响。所以其计算结果与真实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没有将油膜的压力分布准确完整的表达出来,总的承载力也没有准确的值,影响配流盘受力分析的准
本论文以水热法制备的ZnO纳米棒(NRs)为基础,通过La元素掺杂、Ag贵金属修饰、Ag2CrO4复合、引入本征缺陷氧空位(VO)等多种途径来提高ZnO NRs的光学性能。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汽车销量逐年攀升,汽车保有量也在逐步增加,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行人头部与发动机罩之间的碰撞极易对行人造成致命伤害。为了减轻
太阳能控温的厌氧发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沼气工程中常用的加热方式是将沼气锅炉、发电余热、地源热泵等热源合理配置,进行联合增温,既节能环保,也减少资源浪费。但是,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控温湿发酵过程,尚没有太阳能控温的厌氧干发酵过程研究,为此搭建了两套太阳能控温的干湿厌氧发酵系统,在实际工况下进行试验研究。本课题以太阳能控温的干湿厌氧发酵系统为研究对象,干湿
目的:旨在通过对60例脑卒中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研究,对照料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观察照料者心理变化以及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就诊的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符合入选、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及照料者入组参与研究。收集所有入组者的基本信息,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干预及康复治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