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损伤理论及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系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损伤力学的研究水平距离在结构设计和鉴定中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具体 反映在设计规范或鉴定规范中几乎没有出现损伤变量、损伤指标、损伤本构关系等概 念。尽管国内外科技人员试图将损伤力学中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及技术路线引入工程设 计与鉴定中,但具体内容和方法出入很大。 本文以建筑结构损伤评估为背景,将损伤力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应用于材料、构件 及其结构的损伤评估中来,建立了含有损伤参数的有限元模型,试图解决了以往只能 通过经验公式以及定性分析来反映既有框架结构损伤的问题。 建立了基于试验数据的混凝土材料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认为混凝土损伤不 仅包括有效截面减小,而且包括累积残余变形造成的割线模量损失,在此基础上,将 混凝土损伤变形分成二部分,由此损伤也可以分为二个组成部分,即累积塑性损伤和 弹性损伤。 在混凝土材料损伤的基础上,利用纤维模型,建立了压弯构件截面考虑混凝土材 料损伤的弯矩一曲率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构件截面损伤评估方法和截面损伤指标。 利用截面损伤的评估方法和损伤铰的概念,建立了构件集中损伤模型,假定构件 损伤变形只集中发生在损伤铰内,而杆件仍为弹性单元,在集中损伤模型的基础上, 将由考虑材料损伤效应得到的截面损伤指标直接代入构件集中损伤模型中去,得到构 件带损伤值的本构方程和单元刚度矩阵的表达式,为考虑损伤的结构有限元分析奠定 了基础。 用损伤铰代替传统PUSHOVER方法中的塑性铰,直接通过第一次PUSHOVER 分析得到各个损伤铰的损伤值分布情况,将损伤值代入结构后,对带损伤结构再进行 第二次PUSHOVER分析,求得带损伤结构的刚度变化,从而求得结构整体损伤值 以及各楼层的损伤分布情况。本文提出的这种损伤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对地震损伤进 行评估,对腐蚀、锈蚀等构件耐久性损伤也可以进行损伤评估。 在MPA分析方法和Ghobarah的结构整体损伤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 了新的模态损伤指标及其结构损伤评估方法。由于考虑了高阶振型的影响,这种新方 法能更全面地反映结构的实际损伤状态以及不同部位的损伤状况,由此可以得到结构 整体的损伤分布情况。 文中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是近几年来国际上工程界关注 的基于性能的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不仅具有创新价值,还 有工程实践意义。 关键词:损伤本构方程 损伤指标 损伤评估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以割口单向玻璃纤维筋为研究对象,利用近似处理方法,借用研究叠层板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玻璃纤维筋的拉伸破坏问题。即基于剪滞理论,研究了开割口的玻璃纤维筋的应力集中问题,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化学计算命题走出了偏、难、繁、旧的传统、单一的命题误区,试题内容更加注重与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物质的鉴别、化学实验、图表、图像、图景、图片
板坯自动火焰切割机采用的是上海新中生产的双枪水冷式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板坯连铸机的后部主要设备,用于把矫直的铸坯切割成所需的定尺长度。工作时由铸坯带动火焰切割机同
一般认为相干结构是剪切湍流中最重要的结构,对它的研究在基础应用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和时均统计量的雷诺应力相比,小涡产生的雷诺应力在相干结构的尺度上随时间变
初中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实验技能;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计算有机结合是计算题的重点考查方向,试题经常创
风轮是风力发电机产生动力的主要来源,它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风机的性能.该文以利用低风速风能为目的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风轮的新型立轴式风轮,并且采用实验和计算两种
宋代著名文人苏东坡喜欢饮茶,而且深入茶区,观察茶叶生产。因此,他在杭州做官时曾吟了“细雨足时茶户喜”的诗句。(见《广群芳谱—茶谱》)。意即细雨充足,是茶叶丰收预兆;茶
物质变化的判断是初中化学考试中的一个热点,要判断物质的变化首先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不
所谓信息给予题又称化学新信息题、化学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提供的初中化学课本中未曾出现过或未学习过的新信息、新知识,要求考生在阅读、获取新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利用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因此也是各地中考考查的重点与热点.下面以近几年的中考题为例,剖析该类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一、完成化学方程式1.缺项完成该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