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近地表降尘重金属污染机理与风险识别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8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尘是在空气动力作用下自然沉降到地面的大气悬浮颗粒物,是大气气溶胶的组成成分,同时降尘也是地球各圈层污染物重要的源和汇。本论文针对降尘中重金属来源研究结论中关于自然源和人为源贡献分析结论分歧的现状,对整个合肥市主城区进行了网格式的降尘和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在评价降尘重金属含量与城市功能特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界定了城市区域降尘来源的贡献特征,解释了降尘中重金属的来源组成,对高风险污染因子和高风险污染区域进行了识别,评价了降尘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水平造成的不同影响。  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体研究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包括降尘(184个)、土壤(180个)和干湿沉降样品(22个)采集点的布设、样品采集量和采集频率和、样品的化学分析项目、粒度分析和物相分析方案。针对论文的研究目的,特别按主导风向的轴向对规模较大的燃煤和冶金工业周边进行土壤和降尘样品的采集;  第二部分为降尘中重金属化学含量特征的分析,以城市区域空间分析、功能区分析、比较土壤分析和工业源的轴向分析等,分析降尘和土壤主要重金属指标含量水平的空间特征,界定了降尘中重金属污染的高风险因子和高风险区域,并在各典型城市功能区和典型重金属工业污染源的主导风向轴线上进行了降尘重金属污染的特征。  第三部分粒度和物相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域降尘10~50μm粒径的颗粒物占降尘总量的60%以上,PM10所占比例为22%,10~50μm之间60%以上,而典型工业源中10~50μm显著偏高,较好说明了降尘中人为源和自然源综合属性,而物相分析中石英、方解石和石膏含量占主要部分,表明研究区域降尘质量和体积贡献中,土壤扰动和建筑材料占主导贡献的趋势。  第四部分通过重金属在土壤和降尘中含量水平相关关系的分析,降尘中重金属的富集因子分析,粒度特征分析和物相结果分析,通过物理、化学、矿物等多种特性的综合分析,将降尘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工源,通过自然源和人为源的粒度特性和物相特征的差异,提出了降尘中重金属的主要贡献为工业源,而对降尘物质质量贡献较大的为自然源,土壤对降尘中重金属贡献非常小,而受到降尘中重金属迁移导致了含量的逐渐升高。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助磨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水泥粉体性能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水泥性能的变化。其中,对工程实践中反映出的掺助磨剂水泥与超塑化剂的适应性问题从
内部控制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国家和企业的重视.内部控制作为贯穿企业生产运营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被视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在我国,国有企业占
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的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在不断地随之改变,其中海外代购产品的的方式和渠道更是不胜枚举,而由此产生的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消费者权益的保
5G阶段移动核心网络引入了一种新架构,该架构对5G网络和4G/5G共存的演进产生了影响.首先介绍了5G核心网架构和网络标准化的最新发展.然后,分析了独立和非独立组网解决方案之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排放到城市河涌,城市河涌水污染同益严重。为了寻求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河涌治理方法,本研究采用一种高效生物载体,以无锡古运河铁树桥支流治理工
本文以类氢氧镁石的层状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和低温取代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uO纳米棒,用水热法合成Ni(OH)2纳米颗粒和纳米棒,水热法制备了ZnO的纳米片和纳米棒。由Zn(OH)42-溶液合
X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2017推出的虚拟股权激励方案,是新三板挂牌企业实施虚拟股权激励方案的鼻祖,本文主要针对该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目的以及实施之后的效果为主要内容进行案
半导体微,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微,纳米器件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对器件的性能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微,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及
本研究通过熔融法合成了单相双原子填充MmNnFexCo4-xSb12(M=Ba或Ca,N=Sm,m+n=0.3~0.8,x=1.5)化合物,化合物的晶格常数随填充总量m+n的增加而增大,得到填充极限的晶格常数分别为0
氧化锌(ZnO)是一种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室温下带隙宽度高达3.37eV。由于氧化锌具有较高的激子束缚能(60meV),使其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激子发光,因而被认为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