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WO<,4>单晶为衬底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ZnO)是一种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室温下带隙宽度高达3.37eV。由于氧化锌具有较高的激子束缚能(60meV),使其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激子发光,因而被认为是制作紫外和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的合适材料。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以ZnWO4单晶作为衬底材料,成功制备出透明的ZnO薄膜。采用的溶胶体系是以乙二醇甲醚为溶剂,醋酸锌为前驱体,乙醇胺为稳定剂反应制得。镀膜方法采用浸渍提拉法,经过干燥、预烧、退火,最后形成透明的多晶ZnO薄膜。 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得到一组较优的工艺参数:预烧温度330℃、退火温度600℃、提拉速度10mm/min、镀膜层数15层。通过光学显微镜对薄膜的成核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ZnO薄膜的形成经历了表面成核、晶粒长大和岛的形成三个不同的阶段。由于sol-gel法制备ZnO薄膜时,ZnO晶核的生长是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生长过程非常复杂,其生长形态往往呈树枝状的枝晶,传质不均匀性导致尖端随机分叉,进而产生分形形态。通过控制薄膜的生长条件,选择合适的生长工艺参数,可以使生长界面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控制枝晶生长、分形生长及失稳分解。 通过XRD分析得知,ZnO薄膜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具有高度的c轴取向性。样品在退火温度为600℃时,衍射峰强度最大,取向性最好。薄膜表面均匀致密,由许多星状晶粒组成,晶粒尺寸大约为40~80nm左右,单层镀膜厚度约为106~150nm。利用RF-54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和不同基体材料对Zn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烧温度和退火温度的增加,ZnO/ZnWO4的相对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薄膜生长,最佳预烧温度在330℃附近,最佳退火温度在600℃附近,这与正交实验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不同基体材料上的光学性能分析得知:发光峰位的偏移与ZnO薄膜的生长应力和与衬底的晶格失配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Er的微合金化作用问题,以1420和1420+Er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慢应变速率法(SSRT)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Er含量对1420合金时效过程动力学、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助磨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水泥粉体性能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水泥性能的变化。其中,对工程实践中反映出的掺助磨剂水泥与超塑化剂的适应性问题从
内部控制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国家和企业的重视.内部控制作为贯穿企业生产运营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被视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在我国,国有企业占
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的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在不断地随之改变,其中海外代购产品的的方式和渠道更是不胜枚举,而由此产生的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消费者权益的保
5G阶段移动核心网络引入了一种新架构,该架构对5G网络和4G/5G共存的演进产生了影响.首先介绍了5G核心网架构和网络标准化的最新发展.然后,分析了独立和非独立组网解决方案之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排放到城市河涌,城市河涌水污染同益严重。为了寻求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河涌治理方法,本研究采用一种高效生物载体,以无锡古运河铁树桥支流治理工
本文以类氢氧镁石的层状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和低温取代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uO纳米棒,用水热法合成Ni(OH)2纳米颗粒和纳米棒,水热法制备了ZnO的纳米片和纳米棒。由Zn(OH)42-溶液合
X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2017推出的虚拟股权激励方案,是新三板挂牌企业实施虚拟股权激励方案的鼻祖,本文主要针对该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目的以及实施之后的效果为主要内容进行案
半导体微,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微,纳米器件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对器件的性能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微,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及
本研究通过熔融法合成了单相双原子填充MmNnFexCo4-xSb12(M=Ba或Ca,N=Sm,m+n=0.3~0.8,x=1.5)化合物,化合物的晶格常数随填充总量m+n的增加而增大,得到填充极限的晶格常数分别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