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城市化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成为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因。但我们在享受城市化所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增大的可能,尤其在面临强烈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时,将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而我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7%,山地村镇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更是随着城市化发展逐渐加大。例如,2010年8月7日22时许,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山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我国东北辽宁省的山地丘陵地区也同舟曲遭一样受洪水与山洪泥石流重大的破坏,以及大量人员的伤亡。村镇避难场所是应对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化村镇用于民众躲避危险的安全场所。为了提高山地村镇避难场所的避难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必要对山地村镇的防灾空间规划技术策略深入研究,以便为山地村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完善和维护、避难场所避难能力的加强以及避难预案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理论为基础,结合城市防灾学、城市安全理论、环境因素影响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分析了村镇山洪灾害的成因及与村镇建设规划的关系,得出了村镇应对山洪防灾的空间规划手段,试图总结出山地村镇山洪灾害防灾减灾规划技术的关键点与策略,希望能对防灾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防灾规划的相关文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 村镇防灾空间系统的建立及其规划原则,论文建立了研究村镇防灾空间系统的不同层次,确定了村镇防灾空间系统规划在村镇规划和村镇防灾规划中的地位。阐述了乡村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程序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村镇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的方法,论文对上夹河镇防灾空间系统的规划方针进行分级、分层面的详细研究。在村镇总体防灾上探讨了乡村总体空间结构的防灾化,并从村镇区域和个体乡村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应急避灾系统层面上提出建设村镇应急防灾避灾空间,讨论了各功能子系统,及各系统在镇区、村社两个层次的具体形式。在微观层面提出了建小村镇防灾空间体系,分析了设施环境的防灾规划设计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