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疗效及血清CK/BUN/HB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现拔罐疗法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有一定效果,且运动员对其依从性高于中药、针灸等治疗,但其作用机制说法不一,研究缺乏时效性。为此,本课题在已有的短效(即刻内)研究基础上展开长效(2周)研究,通过拔罐疗法促进男篮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及阐述部分作用机制,以减少运动性疲劳带给运动员的不必要损伤,积极为各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供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
  方法:选择我校2018-2019赛季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hina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CUBA)的男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主观体力感觉量表和症状评定量表为判定标准,共纳入合格受试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脱落2例后,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然后对两组受试者进行2个周期(周)的同等运动训练,在此过程中治疗组取双侧五脏背俞穴加膈俞进行拔罐治疗,用75%酒精消毒,选取合适火罐,采用先走罐3min后留罐12min的方法,以皮肤潮红,渗血为度。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8次。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同时第一周始(大负荷训练前)、第2周末(大负荷训练2周后)晨7:00-8:00安静状态下测心率、血压以评价其安全性;空腹抽取静脉血5m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血尿素氮(BUN)浓度、血红蛋白(HB)浓度来探讨运动性疲劳的部分作用机制;同时以主观体力感觉量表、症状评定量表和情绪状态量表,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6天、第12天评分,进行自身前后比较,以评价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临床疗效。
  结果:从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及症状评定量表、情绪状态量表评分分析,治疗后第6天、第12天,治疗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运动员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尿素氮(BUN)浓度、血红蛋白(HB)浓度均有良好的改善,其中CK和BUN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HB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拔罐疗法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能够促进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快速恢复。
  结论:通过五脏背俞穴拔罐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的平衡来促进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恢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血液CK、BUN、HB等指标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  对脉学理论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总结“左血右气”理论的主要观点,构建理论模型。在名家医案脉药数据的基础上,借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与因子分析,对“左血右气”理论进行验证,筛选出与事实一致的部分,作为脉诊的框架性知识,以使中医脉诊的学习在脉学理论的指导下清晰高效。  方法:  (一)文献研究部分  1.采用历史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梳理脉学“左血右气”理论的历史源流。  2.采用文献研究法,
学位
目的:  在临床上采用肠安菌泰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IBS-D脾胃虚弱证的有效和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肠安菌泰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IBS-D脾胃虚弱证有效性的临床对照研究,对比治疗组(肠安菌泰方联合穴位贴敷)和对照组(肠安菌泰方)的临床疗效差异,通过中医泄泻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综合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 )、中华肠易激综合征病人报告结局量表(IBS-PRO
目的:  为了整理挖掘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李赛美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梳理老师学术渊源,提炼其学术思想,总结其临床经验,研究其治疗方法,以加深学习心得体会,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同时为更好的传承李老师学术经验积累临床资料。  方法:  本研究课题收集、整理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南楼李赛美教授运用承气汤类方辨治的门诊病历。通
研究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炎为突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滑膜炎症,而软骨和骨破坏是RA的严重不良后果,是关节致残的重要原因。软骨细胞在RA的软骨破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对预防RA的关节破坏有重要意义。  断藤益母汤(Duanteng Yimu Decoction,DTYMD)是长期临床验证确有疗效的治疗RA
目的:  湿疹虽作为一个古老的疾病,时至今天临床上大部分湿疹尤其是慢性湿疹仍属于常见疑难病之一。目前中医领域对湿疹的研究虽有着多方面的大量理论依据与临床实证,但中医学对湿疹的辨证论治采用寒温融合理论来探讨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寒温融合学术理论的整理、归纳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总结其可借湿疹辨治所采纳的机理分析、论治原则及用药规律,以作为本课题的创新点,并为湿疹的治疗和传统中医经典传承提供新的思
学位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人数、糖尿病并发症的死亡率逐年递增。改善糖尿病糖脂紊乱,缓解糖尿病症状,延长糖尿病生存时间,阻止糖尿病的病情进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理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的损伤。胰岛细胞损伤的机制包括有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失调,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O-GlcNAc修饰,低氧状态,胰岛β细胞分化
学位
目的:  温病湿热证是岭南地区温病发病常见的证候类型。目前该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尚缺乏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给温病湿热证的动物实验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本研究分别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为外来致病因子,在“环境+饮食+致病因子”的复合多因素造模原则指导下建立两种温病湿热
目的:  (1)观察补阳还五汤四种抗氧化单体成分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 CAG)、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羟基芍药苷(Oxypaeoniflorin)、扁桃苷(Amygdalin)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分化,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分化,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ascular endotheli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控制欠佳的情况,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ostprandial glucose,2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等指标,均未能达标。中医在治疗2型糖尿病上,已经有一些广泛的理论和临床指导的治疗方法,但在针对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  基于六经辨证体系探讨女性不孕症的辨治规律。  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及临床调研的方法,系统收集、整理采用六经辨证思想辨治女性不孕症的古今文献及临床病例,结合笔者的临床体悟,尝试从六经辨证的角度,阐释女性的生殖生理,进而阐释其生殖病理,探讨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总结其辨治规律。  成果:  对历代医家所阐述的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辨治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总结出一套基于六经辨证体系的不孕症的辨
学位